池泉春涨深,径苔夕阴满。讽咏《紫霞篇》,驰情华阳馆。
晴岚拂书幌,飞花浮茗碗。阶下松粉黄,窗间云气暖。
石梁萝茑垂,翳翳行踪断。非与世相违,冥栖久忘返。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绩的《春日云林斋居》。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心境,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
我们来看第一联“池泉春涨深,径苔夕阴满。”:
这句诗描述了春天时池塘里的泉水因为雨水而涨得很深,小径上的苔藓在夕阳下显得格外茂盛。这里的“池泉”指的是作者居住的地方,“春涨深”则形容水势浩大,仿佛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空间。而“径苔夕阴满”则是说小路上铺满了苔藓,夕阳的余晖使得这些苔藓更加显得生机勃勃。这一句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
第二联“讽咏《紫霞篇》,驰情华阳馆。”:
这里的“讽咏”是指吟诵或朗诵,“紫霞篇”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诗歌名篇,也可能是作者自己所创作的作品。通过诵读这样的作品,诗人的情感得到了抒发。而“驰情华阳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某个地方(可能是他曾经游历过的地方)的美好回忆。这一句通过引用典故或者自己创作的作品,进一步丰富了诗句的内涵。
第三联“晴岚拂书幌,飞花浮茗碗。”: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晴天时,山间的云雾轻轻拂过书桌上的纱帘,飘散在空中;花瓣随着微风飘落在茶杯上,茶叶也随之漂浮起来。这里的“晴岚”指晴朗的天空中的云雾,“书幌”是指书房的纱帘,“飞花浮茗碗”则形象地描绘了花朵和茶叶在空气中飞舞的情景。这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第四联“阶下松粉黄,窗间云气暖。”:
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室内外的景色:台阶下的松树被阳光照射得泛起了金黄色的光芒,窗外的天空中云彩温暖而舒适。这两句都运用了色彩来表达情感,黄色的松粉和暖色的云气共同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
第五联“石梁萝茑垂,翳翳行踪断。”:
这句诗描述了石梁上的萝茑垂下的藤蔓,遮蔽了前行的道路,让人感到困惑。这一句以植物的生长作为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迷茫和对未知的恐惧。
第六联“非与世相违,冥栖久忘返。”:
这句话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尽管诗人身处世外,远离尘嚣,但他的内心并没有真正与这个世界隔绝,而是始终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和思考。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使他能够长时间地沉浸在这种境界之中,忘记了返回世俗世界的念头。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同时,诗中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