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遗台石苍苔厚,兔葵燕麦生禅肘。
当时公享七十年,石丈人中谁肯首?
我来作志写长文,可叹昔人谀墓金。
自喜文章如谢脁,涅槃重问远公林。

诗句释义:

  1. 师遗台石苍苔厚,兔葵燕麦生禅肘。
  • 师遗台:指佛教寺庙中的石台,常用于放置经书或佛像。
  • 苍苔厚:形容苔藓覆盖的石台厚重。
  • 兔葵燕麦生禅肘:兔子和野麦草长在僧人的袖子上,形象地描述了寺庙中僧侣的生活状态。
  1. 当时公享七十年,石丈人中谁肯首?
  • 当时公:指当时的人们。
  • 公享七十年:表示某位高官或名人享有盛名达七十年之久。
  • 石丈人中谁肯首:问句,表达出在那个时代没有人愿意站出来承认或支持这位享有盛誉的“石丈”。
  1. 我来作志写长文,可叹昔人谀墓金。
  • 我来作志写长文:我撰写了这篇志文,记录了这段历史。
  • 可叹昔人谀墓金:对那些曾经为了讨好他人而不惜牺牲自己原则的人感到惋惜。
  1. 自喜文章如谢脁,涅槃重问远公林。
  • 自喜文章如谢脁:自喜于自己的文章能与南朝宋诗人谢脁相媲美。
  • 涅槃重问远公林:以涅槃为比喻,询问远公和尚(即慧远)是否真的存在。

译文:
师遗台上,苍苔厚厚的覆盖着石头,像野兔的腿和野麦的穗一样生长在僧人的衣袖上。
那个时候,那位公享七十年的高人,在众人中谁愿意站出来承认他的地位呢?
现在我来撰写这篇志文,对于那些过去为了讨好他人而牺牲自己原则的人感到惋惜。
我自己的文章也达到了与南朝宋诗人谢脁相媲美的水平,我再次向远公和尚请教他的真实身份。

赏析:
这首《八咏》通过描绘石台、苔藓、野兔、麦穗等自然景物,隐喻了社会中存在的名利诱惑和个人原则的重要性,反映了作者对名利场中虚伪现象的不满和对真实价值的追求。通过对比昔日的公享人物和现在的作者,表达了一种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同时,作品也体现了作者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通过文学创作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