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城东来芦子渡,万顷芦花失江路。
明月清秋作雪飞,村中不见将军墓。
只今海内风尘昏,移家来就渔樵伦。
处处桑麻有闲地,纷纷桃李傍公门。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并结合诗歌的注释进行理解分析,最后写出自己对诗歌的鉴赏与评价即可。此诗写诗人在战乱中流寓他乡,怀念故乡之情。首联点出地点,“芦子渡”为句中关键词,交代了诗人漂泊之地;颔联描写自然景象,“明月清秋作雪飞”一句,描绘了一幅皓月当空,霜花满地的凄凉之景;颈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尾联以景衬情,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愁思。全诗意境苍茫,情感沉郁。
【答案】
译文:耶城东面有芦荡子渡过,万顷芦花覆盖江路。明月皎洁的秋夜如积雪纷飞,村中不见将军的坟墓。而今国家内乱外患,我只好移家来就渔樵之业。到处都有桑麻之地,纷纷桃李傍着公门。注释:“耶城”指今浙江绍兴。《太平寰宇记》载:越州有芦子渡口。芦子即芦苇。芦子渡是越州(今绍兴)通往钱塘江边的要津。“万顷”形容水势浩大。“将军”指孙权。孙权曾封孙策为吴侯。“风尘”指战乱。陆游晚年曾因受投降派排斥而退居家乡山阴镜湖之滨,过着隐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