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群索居已多日,穿深度密遍几峰。
草长云中知是术,人行涧底恐非龙。
夜斟白酒新开瓮,晓读丹书旋启封。
我欲藤床试春梦,莫教道士误鸣钟。
【注释】
叔固:诗人的朋友。齐云山:位于江西贵溪市,为道教名山。
离群索居:离开人群独自居住。
穿深度密遍几峰:指游历了深山老林,经过了层层的峰峦。
草长云中知是术:草长得很高,在云层中可以辨认出这是道家的修炼方法。
人行涧底恐非龙:人们走在山涧里,恐怕不是龙的住处。
夜斟白酒新开瓮,晓读丹书旋启封:晚上斟酒打开酒坛,早晨阅读道家经书。
我欲藤床试春梦,莫教道士误鸣钟:我想试试藤床上的春梦,不要让道士打钟惊扰了我。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道士在山林之中的幽栖生活,他远离尘嚣,独居山林,过着与世无争、清静自在的生活。
首句“离群索居已多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渴望。他渴望远离世俗的纷扰和喧嚣,寻找一片宁静的天地。第二句“穿深度密遍几峰”,进一步描绘了他的生活环境。他游历了深山老林,经过了层层的峰峦,体验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无尽韵味。
“草长云中知是术,人行涧底恐非龙”两句诗,则揭示了他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他认为,虽然草长得很高,但在云层中却能够辨认出这是一种道家的修炼方法;而人们走在山涧里,又似乎是龙的居所。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对道家修炼方法和龙的形象的独特解读和理解。
最后两句“夜斟白酒新开瓮,晓读丹书旋启封”和“我欲藤床试春梦,莫教道士误鸣钟”则是他在夜晚和清晨时的生活情景。他喜欢在夜晚斟酒、开瓶,享受美酒带来的愉悦;他也喜欢在清晨读书、启封经卷,研习道法。同时,他还想在藤床上体验春天的美好梦境,但又不能被道士的钟声打扰到。这些都反映了他对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欣赏。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道士在山林之中的幽栖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和道法的热爱和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个道士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