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杜子美,南山韩退之。
二老不可作,宇宙无此诗。
我生三代后,但感风俗醨。
遭时仍蹇蹇,去国何迟迟。
吾道重九鼎,人情轻一丝。
朅来闽山中,春雨长漓漓。
譬如耕石田,荒秽了弗治。
诸生列鱼贯,问道多狐疑。
岂知大化心,鸢鱼咸恬熙。
自嗟为斗米,折腰不能辞。
孰若赵氏贤,斋居坐无为。
胸中绝障碍,遇物薄相嬉。
浊酒养身本,黄金媚盗资。
二郎志科目,如摘颔下髭。
晚节扶鸠杖,出处靡不宜。
步屧寻幽圃,维舟向深池。
五月桑树影,椹红醉黄鹂。
安得孟东野,云龙常相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北征杜子美,南山韩退之。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古代伟大文人的崇敬之情。杜子美指的是杜甫,他的诗才横溢;韩退之则是韩愈,他的文采飞扬。诗人用这两位古人来比喻自己,表示自己也想成为像他们一样的文学巨匠。
二老不可作,宇宙无此诗。
诗人感叹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像杜甫、韩愈这样伟大的文人了。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无法超越古人的无奈和遗憾。
我生三代后,但感风俗醨。
“我生三代后”意味着诗人生活在一个与前人不同的时代,他感觉到这个时代的风俗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他所熟悉的那个时代。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遭时仍蹇蹇,去国何迟迟。
诗人在面对时代变迁的同时,也感到自己的仕途坎坷,难以施展才华。这里的“蹇蹇”形容诗人的处境艰难,而“迟迟”则表示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执着。
吾道重九鼎,人情轻一丝。
诗人认为,道德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个人的私利,他希望人们能够重视并坚守道德准则。这里的“重九鼎”象征着道德的至高无上,而“轻一丝”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利益被忽视的无奈。
朅来闽山中,春雨长漓漓。
“朅来”是诗人突然来到这个地方的意思。闽山中的春雨绵绵不断,给诗人带来了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感觉。
譬如耕石田,荒秽了弗治。
这句话比喻了诗人对于社会现状的担忧。他认为,那些像石田一样荒芜的土地,如果不加以治理,最终只会更加恶化。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刻认识。
诸生列鱼贯,问道多狐疑。
这里描绘了诗人在求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他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惑,需要不断地解答和思考。这里的“诸生”泛指学生或学者,而“鱼贯”则形容他们有序地排列着行进。
岂知大化心,鸢鱼咸恬熙。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他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能够和平共处,就像天空中的鸟和水中的鱼一样,它们都享受着自由和宁静的生活。这里的“鸢”是指老鹰,“鱼”是指鲤鱼。
自嗟为斗米,折腰不能辞。
诗人感叹自己为了生计不得不屈从于世俗的压力,失去了自我。这里的“斗米”是一个比喻,代表着生活中的艰难困苦。诗人通过这个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内心的矛盾。
孰若赵氏贤,斋居坐无为。
这句话提出了另一个观点。诗人认为,像赵氏这样的贤者,他们能够摒弃世俗的纷扰,过着清静无为的生活。这里的“斋居”意味着简朴的生活态度,而“无为”则表示不干预世事。
胸中绝障碍,遇物薄相嬉。
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自己的豁达胸怀。他认为,只有心胸开阔、没有障碍的人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这里的“薄相嬉”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乐观态度。
浊酒养身本,黄金媚盗资。
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对于物质欲望的看法。他认为,虽然黄金可以带来财富和地位,但是过度追求这些物质利益只会让自己变得贪婪和堕落。这里的“媚盗资”暗示了追求物质利益的不良品质。
二郎志科目,如摘颔下髭。
诗人在这里提到了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其中,“二郎”可能是某个历史人物的名字,而“科目”则代表了他们的功名和地位。诗人用“如摘颔下髭”来形容这些人物的荣耀和虚荣,同时也暗讽了当时社会的浮华风气。
晚节扶鸠杖,出处靡不宜。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晚年生活的态度。他认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应该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这里的“扶鸠杖”暗示了诗人晚年的身体状况,而“出入靡不宜”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应当坦然面对。
步屧寻幽圃,维舟向深池。
诗人在晚年时期,选择漫步于幽静的花园之中,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他还乘船来到了一处深水潭边,欣赏着周围的美景。这里的景物描写传达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平和。
五月桑树影,椹红醉黄鹂。
诗人在五月份的时候,看到桑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桑椹,便采摘了一些品尝起来。然而,当他吃着鲜红色的桑椹时,竟然误将黄色的黄鹂当成了美味佳肴。这里的情节充满了幽默和趣味,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大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
安得孟东野,云龙常相随。
最后一句话是诗人的愿望。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孟浩然那样拥有一颗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心,随时都能与云龙相伴而行。这里的“安得”是一个反问句式,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