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爱竹有何好,笺诗绿竹本二草。建溪捣纸女儿肤,拂拭光生照晴昊。
孰似蒋家三径中,稚子崭然脱锦褓。自从尺寸长凌云,修干翛翛青未了。
秋华结实饱凤雏,等闲肯著安巢鸟。先生世隐天都峰,种竹窗前摇翠葆。
凉风起处繁声生,夕阳落后清阴窈。逍遥手把太玄经,赋性平生厌机巧。
苔封空山白石床,只许群仙来问道。十年奔走京国尘,万事莫如归计早。
挂冠奚必神武门,丹池无滓香且甘,酿酒百壶从醉倒。

这首诗是蒋震夫的竹窗诗卷,描绘了竹子的生长过程和蒋家竹园的美景。

  1. 世人爱竹有何好
  • 注释:世间的人们都喜欢竹子,认为它有美好的品质。
  1. 笺诗绿竹本二草
  • 注释:在古代,笺(一种纸)上书写的诗歌被称为“笺诗”,而绿色和白色的竹子被称为“二草”。这里的“绿”字可能是指竹叶的颜色,而“白”字可能是指竹竿的颜色。
  1. 建溪捣纸女儿肤
  • 注释:在古代,用建溪(一种水名)捣制成的纸称为“女儿肤”。这里的“女儿”可能是指女性,而“肤”则是指质地。
  1. 拂拭光生照晴昊
  • 注释:轻轻擦拭,使得阳光透过竹叶照射出来,形成了一片明亮的天空。这里的“晴昊”可能是指晴朗的天空,而“光生”则是指阳光照射出来。
  1. 孰似蒋家三径中
  • 注释:谁能像蒋家那样拥有三条小路呢?这里的“孰似”可能是指谁能够像蒋家那样拥有三条小路,而“三径中”则是指三条小路中的一条。
  1. 稚子崭然脱锦褓
  • 注释:小孩子突然从锦缎裹着的小被子里跑出来,形容小孩的活泼可爱。这里的“稚子”可能是指小孩子,而“崭然”则是指突然的样子。
  1. 自从尺寸长凌云
  • 注释:从这个小竹子开始,它的成长速度非常快,以至于它可以高高地生长,直插云端。这里的“尺寸”可能是指长度或大小,而“凌云”则是指直插云霄。
  1. 修干翛翛青未了
  • 注释:这棵小竹子长得修长而笔直,颜色还是青色,看起来还没有结束。这里的“脩”可能是指修长,而“翛翛”则是指挺拔的样子。
  1. 秋华结实饱凤雏
  • 注释:秋天时,这棵小竹子结出了果实,这些果实又大又饱满,看起来像是一只凤凰的幼崽。这里的“秋华”可能是指秋天的花朵或果实,而“凤雏”则是指凤凰的幼崽,象征着吉祥和繁荣。
  1. 等闲肯著安巢鸟
  • 注释:这棵小竹子并不需要特别保护,就像那些安巢在树上的鸟儿一样。这里的“等闲”可能是指平常或者轻易的意思,而“著”可能是指栖息或保护。
  1. 先生世隐天都峰
  • 注释:蒋先生隐居在天都峰这个地方,生活简朴而宁静。这里的“先生”可能是指蒋先生的自称或尊称,而“世隐”则是指隐居的生活状态。
  1. 种竹窗前摇翠葆
  • 注释:蒋先生在窗户前种植竹子,这些竹子摇曳生姿,仿佛是绿色的披风。这里的“翠葆”可能是指绿色的披风,形容竹子的生机勃勃。
  1. 凉风起处繁声生
  • 注释:一阵凉风吹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好像有很多鸟儿在唱歌。这里的“凉风”可能是指清凉的风,而“繁声”则是指声音很多。
  1. 夕阳落后清阴窈
  • 注释:当太阳落山后,竹林里显得幽静而神秘。这里的“夕阳落后”可能是指太阳落山的时候,而“清阴窈”则形容竹林里的光线柔和而幽深。
  1. 逍遥手把太玄经
  • 注释:蒋先生悠然自得地翻阅着《太玄经》,享受这份宁静。这里的“逍遥”可能是指悠闲自在,而“太玄”可能是指《太玄经》这部古老的经典著作。
  1. 赋性平生厌机巧
  • 注释:蒋先生天生厌恶机巧之事,喜欢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这里的“赋性”可能是指天赋或本性,而“厌机巧”则是指对机巧之事感到反感或厌恶。
  1. 苔封空山白石床
  • 注释:在这座空山上,蒋先生留下了一张白石做成的床,周围没有其他人打扰。这里的“苔封”可能是指苔藓覆盖,而“空山”则形容这座山空旷、没有人烟。
  1. 只许群仙来问道
  • 注释:蒋先生只允许仙人前来请教问题,不欢迎其他人来打扰。这里的“群仙”可能是指仙人,而“道”则是指学问或知识。
  1. 十年奔走京国尘
  • 注释:蒋先生为了追求学问和理想,离开了家乡十年,奔波于京城。这里的“奔走”可能是指忙碌地来回走动或四处奔忙,而“京国”则指京城或京城附近的国家或地区。
  1. 万事莫如归计早
  • 注释:蒋先生觉得,无论其他事情如何,回到家乡是最好的选择。这里的“莫如”可能是指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而“归计早”则是指早早地回家的计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