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当年婺女米船来,霞红雪白山作堆。杖头三钱博一斗,家家鼓腹收饥雷。
而今离乱与昔异,新安反棹麦舟去。概平斟满曝日乾,妻儿未许食新味。
我邑隘小曾不知,科需百出民力疲。跃冶铸残农器铁,美箭伐尽柯亭枝。
吴蚕未吐银丝湿,府帖又催夏税急。桐子乍大漆液黏,吏胥敲门雁行立。
人人都说少府贤,讼庭不忍施蒲鞭。今年漕麦更运米,宽期集事咸归田。
雄村观口秋水涨,江桅衔尾相次上。几回买鱼祭江神,愿乞顺流风力壮。
白头四皓勤索歌,愿言甲兵洗天河。东邻酒好且赊吃,我歌才薄奈尔何。
题王鹏举漕米诗卷
君不见当年婺女米船来,霞红雪白山作堆。
杖头三钱博一斗,家家鼓腹收饥雷。
而今离乱与昔异,新安反棹麦舟去。
概平斟满曝日乾,妻儿未许食新味。
我邑隘小曾不知,科需百出民力疲。
跃冶铸残农器铁,美箭伐尽柯亭枝。
吴蚕未吐银丝湿,府帖又催夏税急。
桐子乍大漆液黏,吏胥敲门雁行立。
人人都说少府贤,讼庭不忍施蒲鞭。
今年漕米更运米,宽期集事咸归田。
雄村观口秋水涨,江桅衔尾相次上。
几回买鱼祭江神,愿乞顺流风力壮。
白头四皓勤索歌,愿言甲兵洗天河。
东邻酒好且赊吃,我歌才薄奈尔何。
翻译:
题王鹏举漕米诗卷
你不曾见到当年婺女米船来的时候,山上霞光如火,云朵洁白像雪,山峦就像堆起来的米粒。
那时,每户人家都能用这三钱银子换到一斗米,大家欢欢喜喜地庆祝。
但是如今啊,战乱不断,生活困苦,连新安都要驾着麦舟离去。
我们只能把粮食摊开暴晒,让阳光晒干。而妻子孩子却无法吃到新粮了。
我们的县里狭小,以前不知道这些,现在却因为各种苛捐杂税让人疲于奔命。
那些炉火炼出的农具都成了废物,美丽的弓箭也被砍伐殆尽。
吴地的蚕已经吐丝,可天气仍然湿热,稻谷还没有成熟。
官吏们催促交税,敲得门都快响了,就像一群雁排成一行一样。
每个人都说少府王鹏举非常贤明,但讼庭中他却不忍心用鞭打的方式来处罚百姓。
今年的漕米又要运走了,而且还要延迟一段时间才能集齐。
长江边的村庄看着水面上涨,江上船只一个接一个地驶来。
渔民们卖鱼祈求神明保佑平安,希望顺风顺水能让漕米顺利到达。
白发苍苍的老人勤奋唱歌祈求神灵保护,希望能够用武力平息战争。
邻居们请客吃饭时还愿意赊账给客人吃饱喝足,而我唱的歌却很无力,让他们感到失望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漕米运输过程的诗歌,通过对漕米运输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生凋敝的现状。诗人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漕米运输情况,揭示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苦难。同时,诗人也对漕米的丰收寄予了美好的祝愿,希望它能带来好运和繁荣。
在诗歌的开头,诗人描绘了昔日漕米运输的盛况,通过“霞红雪白山作堆”等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当时漕米运输的繁忙景象。接着,诗人转向描述现今的漕米运输情况,通过“离乱与昔异”、“新安反棹麦舟去”等句子表现了战乱频繁、民生凋敝的现状。诗人通过对漕米运输的艰辛和困难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当时社会的苦难。
在诗歌的中间部分,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漕米运输的艰辛过程。从“概平斟满曝日乾”到“吏胥敲门雁行立”,诗人通过对漕米运输过程中的各种细节描写,展现了漕米的珍贵和人们的辛勤努力。同时,诗人也通过“吏胥敲门”等词语,揭露了当时的官僚腐败和社会黑暗。这种描写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在诗歌的结尾部分,诗人通过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诗人希望漕米的丰收能带来好运和繁荣,也希望通过漕米的运输能够带来和平与安宁。这种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使得诗歌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和希望。
这首诗通过对漕米运输过程的描绘,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