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掩荒山万木空,独怜远客此相同。
黄花兴减重阳后,白发愁多暮雨中。
双剑不缘悲异国,一杯未易醉西风。
明朝离思知何处,秋水遥天有去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送陈逸人》。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二句: 门掩荒山万木空,独怜远客此相同。

  • 注释: “荒山”指的是荒凉无人的山,而”万木空”表示山林间没有生机,草木凋零。
  • 赏析: 首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寂静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陈逸人即将离去的感伤之情。”独怜远客”则表达了诗人对陈逸人的同情和不舍,因为在这样一个孤独的环境中,他成为了诗人唯一的朋友。

第三四句: 黄花兴减重阳后,白发愁多暮雨中。

  • 注释: “黄花”是指菊花,”重阳”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九月初九这一天庆祝。
  • 赏析: 第二句中的”兴减”表明诗人对重阳节的兴趣已经大不如前,而”白发愁多”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在秋天这个特殊时期的情感变化。

第五六句: 双剑不缘悲异国,一杯未易醉西风。

  • 注释: “双剑”象征着离别的工具,如剑鞘内的佩剑;”西风”指的是来自西方的风,这里可能暗示着离别的季节。
  • 赏析: 第三句表达了诗人与陈逸人因为分别而感到悲伤,第四句则是说酒还未喝尽就已被西风吹走,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情景。

末两句: 明朝离思知何处,秋水遥天有去鸿。

  • 注释: “离思”指的是离别时的思念之情,”去鸿”指远行的鸿雁,象征着书信。
  • 赏析: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后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秋水遥天”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寄托诗人的情感,而”去鸿”则意味着远方的陈逸人如同一只飞向天空的鸿雁,难以捉摸。

整首诗通过对季节、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深不舍,以及对未来道路的迷茫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