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木成阴颤晚风,几随寒月上帘栊。
横斜何处看偏好,只在清溪浅水中。

【注释】

杨补之:人名。

十梅水:指杨补之画的梅花。

瘦木:形容梅花枝条瘦长。

颤晚风:形容晚风轻拂梅花,摇曳生姿。

几随:似乎。

寒月:月亮清冷。

上帘栊:进入窗门。

横斜:倾斜,歪斜。

何处:哪里。

偏好:更喜欢;偏喜欢。

清溪:清澈的小溪。

浅水:水浅的地方。

【赏析】

《题杨补之十梅》是一首咏梅的七言绝句。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梅花的形态、神韵、位置等刻画得十分生动形象。

首句“瘦木成阴颤晚风”,写梅花枝干瘦长,在晚风中轻轻摇曳。这里的“瘦木”指的是梅花枝干,而“成阴”则意味着枝干茂密,形成了一片树荫。接着用“颤晚风”来形容这些枝干在晚风中的摇曳姿态,给人以静谧而又动态的感觉。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梅花的自然美,还通过“成阴”与“颤晚风”两个动词的搭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有生气的氛围。

第二句“几随寒月上帘栊”,则进一步描绘了梅花与月亮的关系。这里的“几随”表达了梅花似乎随时都伴随着寒月一起出现的情景,而“寒月”则是指寒冷的月光。这一句通过“上帘栊”这一动作,将梅花与窗户之间的联系巧妙地展现出来。

第三句“横斜何处看偏好”,则是对前面两句的总结和升华。这里用“横斜”来形容梅花枝条的倾斜姿态,而“何处”则表示无论在哪里都能看到它们。最后一句“只在清溪浅水中”,则是对梅花位置的进一步描述。这句诗表明梅花虽然生长在高高的树上,但它更喜欢生长在清澈的小溪浅水之中,而不是高不可攀之处。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其自然之美和独特韵味。诗人运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梅花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同时,通过对梅花与月亮、树木、水流之间关系的描绘,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