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固无尽,周流行不息。
无端亦无倪,万古一太极。
道在隐见间,动静各有适。
人心秉至灵,神用妙无测。
不知毛有道,环中竟何得。

【注释】

造化:天地万物的生成和毁灭,这里比喻人的心性。

周流行不息:指宇宙间的万物生生不息。周流,周遍、循环。流行,运行、活动。

无端:没有来由,没有原因。倪,边际、尽头。

万古一太极:太极为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万古,永远。一,统一。

道在隐见间:即“道可道非常道”。道,宇宙的法则。

动静各有适:指运动和静止都有各自的适宜之处。

人心秉至灵:人的心性是极其灵通的。秉,持守、拥有。

神用妙无测:人的精神运用是神奇的,变化无穷的。

不知毛有道,环中竟何得:毛,这里指人的身体。有道,有修炼之道。环中,这里指人体之中。竟,到底。何得,从何而来。

【赏析】

《赠毛炼师环隐》是一首咏叹诗,诗人以道家思想对人生进行深刻的哲理思考。全诗以“造化”开头,强调了“周流行不息”的道理。接着,诗人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无端亦无倪,万古一太极”。这是一首咏叹诗,诗人以道家思想对人生进行深刻的哲理思考。全诗以“造化”开头,强调了“周流行不息”的道理。

“道在隐见间,动静各有适”一句,诗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而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各有其适用之处。这体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即万事万物皆有其规律,需要遵循自然法则才能达到和谐状态。

第三句“人心秉至灵”,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哲学观点,认为人的心性是极其灵通的。这里的“至灵”指的是心灵纯净无暇,不受外界干扰,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这种心灵境界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也是诗人想要传递给读者的启示。

第四句“神用妙无测”,诗人又进一步发挥了前两句的思想,认为人的精神运用是神奇的,变化无穷的。这体现了道家思想中的“道法自然”的理念,即一切事物都是按照自然规律发展的,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它。

“不知毛有道,环中竟何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困惑的思考。他认为既然人的身体是有形之物,那么修炼之道又从何而来呢?这是对生命意义和存在本质的探索,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诗人认为,只有通过修炼和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到生命的奥秘和价值。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道家思想的魅力和智慧。它不仅是一首咏叹诗,更是一部蕴含着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的文学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