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两高冢,娲皇此中葬。
焦土积层巘,势助殿阁壮。
大哉补天手,功出千古上。
至今炼馀石,火气夜犹放。
轰雷常祓护,烈风日掀荡。
阴林惨可畏,怪木高数丈。
百鸟飞绕枝,欲止不敢向。
地灵气所钟,祭祷土人仰。
经过谒祠下,幸获拜神像。
这首诗是晋冀纪行十四首中的一首,描绘了荆山的壮丽景色和祭祀活动。下面是诗句、译文和注释:
诗句:
- 空山两高冢,娲皇此中葬。
- 焦土积层巘,势助殿阁壮。
- 大哉补天手,功出千古上。
- 至今炼馀石,火气夜犹放。
- 轰雷常祓护,烈风日掀荡。
- 阴林惨可畏,怪木高数丈。
- 百鸟飞绕枝,欲止不敢向。
- 地灵气所钟,祭祷土人仰。
- 经过谒祠下,幸获拜神像。
译文:
- 两座高大的坟墓坐落在空寂的山间,传说这里是女娲氏的葬身之地。
- 焦黑的土地堆积在层层的山岭之上,这雄伟的景象衬托着殿阁显得更加壮观。
- 伟大的女娲补天的手迹,其功绩超越千古之上。
- 至今人们还在冶炼剩余的石头,晚上还能看到炉火的气息。
- 雷电常常驱除邪恶,猛烈的狂风日夜吹拂。
- 阴暗的树林令人感到恐惧,怪异的高树高达几丈。
- 百鸟在树枝上盘旋飞翔,它们想要停下来却又不敢接近。
- 这个地方的灵气十分浓厚,祭祀的人对此非常敬畏。
- 我们经过这座祠庙时,有幸拜见了神灵的神像。
赏析:
这首诗以赞美荆山的壮丽景色和女娲补天的手迹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荆山的地貌、环境以及祭祀活动,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庄严的世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