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阴山,厓壁拔崭峭。
积水嵌层墟,凛若太古造。
冻深草木坚,僵立势难挠。
高寒横障空,阳景未尝到。
邻有羲和墓,欲问莫可吊。
如何于此地,独不被临照。
至今山中乌,无性识晴昊。
聊为志其事,因之发长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太阴山的自然景象和历史传说。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押韵严谨,意境深远。
诗句释义与翻译:
- 巍巍太阴山,厓壁拔崭峭。(巍巍的太阴山,崖壁高耸而陡峭)
- 解释: 巍峨、高大的太阴山。
- 注释: 太阴山,位于今山西省中阳县境内,是晋冀两省的界山。
- 译文: 雄伟壮丽的太阴山,其悬崖峭壁高耸入云。
- 积水嵌层墟,凛若太古造。(积水形成的层层废墟,宛如远古时期建造)
- 解释: 积水形成了层层叠叠的废墟。
- 注释: “墟”在这里指的是由水侵蚀形成的自然景观。
- 译文: 积水形成的层层废墟,给人一种远古时期建造的感觉。
- 冻深草木坚,僵立势难挠。(草木在严寒中生长得坚韧,即使被冻结也难以折断)
- 解释: 即使在严寒中,草木也能生长得坚韧不拔。
- 注释: 冻深,即温度极低。
- 译文: 即使在严寒的环境中,草木也能生长得坚韧,甚至被冻结也难以折断。
- 高寒横障空,阳景未尝到。(高山横亘于天地之间,阳光从未到达过)
- 解释: 高山阻挡了阳光的传播,使得阳光无法到达这里。
- 注释: 横障,意为阻隔。
- 译文: 高山横亘于天地之间,阳光从未到达过这里。
- 邻有羲和墓,欲问莫可吊。(旁边有个羲和墓,想要前去问候却无法接近)
- 解释: 旁边的羲和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注释: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日月之神。
- 译文: 旁边的羲和墓,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如何于此地,独不被临照。(为什么就在这里没有受到太阳的照射?)
- 解释: 在这里却没有受到阳光的照耀。
- 注释: 临照,即阳光照射。
- 译文: 为什么就在这里没有受到太阳的照耀?
- 至今山中乌,无性识晴昊。(直到现在山中的乌鸦,都不知道晴天是什么样子)
- 解释: 即使是乌鸦这样的动物,也没有能力去感受或认识晴朗的天空。
- 注释: 晴昊,晴朗的天空。
- 译文: 直到现在山中的乌鸦,都不知道晴天是什么样子。
- 聊为志其事,因之发长啸。(姑且记下这些事迹,并借此抒发感慨)
- 解释: 我只是记录下这些事情,并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慨。
- 注释: 长啸,一种深沉的呼喊声。
- 译文: 我只是记录下这些事情,并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慨。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太阴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传说,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太阴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历史的尊重。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