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缘天运不寻常,胜败兵家岂易量。
三户灭秦皆楚语,重瞳不渡殆天亡。
怒来我亦坑降卒,事定人能杀假王。
寄与英雄须入虑,莫教辜负鲁连狂。

读史

自缘天运不寻常,胜败兵家岂易量。

三户灭秦皆楚语,重瞳不渡殆天亡。

怒来我亦坑降卒,事定人能杀假王。

寄与英雄须入虑,莫教辜负鲁连狂。

诗句释义:

  1. 自缘天运不寻常:这里的“天运”指的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或必然性,王安石通过“不寻常”强调了这种趋势的非凡和难以预测。

  2. 胜败兵家岂易量:战争的胜利与否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里指出战争胜负的不确定性非常高。

  3. 三户灭秦皆楚语:这句反映了秦朝的灭亡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还包含了民间对秦朝暴政的不满和反抗。

  4. 重瞳不渡殆天亡:“重瞳”指的是拥有两个眼睛的人,通常被视为特殊的象征。这里表达了如果这样的特殊存在没有度过难关,那么可能是天命的安排。

  5. 怒来我亦坑降卒:在这里,诗人表达了在愤怒的情绪下,也会采取激烈甚至残忍的行动来解决问题,如坑杀投降的士兵。

  6. 事定人能杀假王:这句话表明,一旦事情平息,人们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杀害篡位的假王。

  7. 寄与英雄须入虑:这里向英雄们提出警示,提醒他们在行动之前需要深思熟虑,避免盲目行事。

  8. 莫教辜负鲁连狂:引用了战国时期的鲁仲连的故事,告诫人们不要重蹈覆辙,鲁仲连曾因直谏被误解,但最终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和勇气。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针对当时俗儒歪曲历史事实,把糟粕当精华的情况而写的。诗的前四句说一个人的功名是经过一番艰难才得到的,但却不知谁能如实记载他们的事迹。王安石用“自缘天运不寻常”开篇,直接点出了他对于历史的独到见解,认为很多看似平常的胜利和失败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意义和复杂性。通过这一句,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试图引导人们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可能的影响。

“胜败兵家岂易量”进一步展开了这种观点,指出战争的胜利和失败往往不仅仅取决于军事力量,更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往往决定了战争的胜败。这种观点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也对后世的历史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诗的后半部分,“三户灭秦皆楚语”和“重瞳不渡殆天亡”等句子,则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具体描述,展示了不同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独特性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这些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学价值,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怒来我亦坑降卒,事定人能杀假王”等句子,则通过描绘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和决策,体现了他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投入。这不仅使得诗歌具有了更强的戏剧性和感染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

“寄与英雄须入虑,莫教辜负鲁连狂”则是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部分。它呼吁英雄们在追求理想和目标时,要深思熟虑,避免盲目冲动。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那些为理想奋斗并付出牺牲的人们的勇气和决心,不要轻易放弃或辜负他们的付出。

《读史》这首诗不仅是王安石个人对历史的一种反思和总结,更是他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的一种批判。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剖析和对人性弱点的揭示,王安石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对历史、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