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天子明圣君,早闻羔雁聘陈群。
河清地应千年瑞,星聚天回五色文。
遂有青鸾鸣桂树,也怜黄鹄伴沙云。
诗筒坐得苏台使,百过愁吟到落曛。
至正天子明圣君,早闻羔雁聘陈群。
河清地应千年瑞,星聚天回五色文。
遂有青鸾鸣桂树,也怜黄鹄伴沙云。
诗筒坐得苏台使,百过愁吟到落曛。
注释与赏析:
注释:
- 至正天子:至正皇帝,即元朝末期的皇帝。
- 明圣君:指皇帝英明且具有圣人般的德行。
- 早闻羔雁聘陈群:羔和雁是古代的吉祥物,代表和平与美好。陈群是历史上著名的贤臣,此处指皇帝很早就听说他来朝廷应聘。
- 河清地应千年瑞:河水清澈表明了长久的太平和吉祥。
- 星聚天回五色文:天上出现了五色的祥云,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昌盛。
- 遂有青鸾鸣桂树:青鸾(凤凰的一种)在古神话中通常象征吉祥。
- 也怜黄鹄伴沙云:黄鹄为鸟类,常象征忠诚和高洁。
- 诗筒坐得苏台使:诗筒是文人用来表达情感的工具,苏台则是地名,这里指被皇帝召见。
- 百过愁吟到落曛:多次被召见后的忧愁之情如同黄昏时的落日一般沉重。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元末政治动荡背景下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感慨。诗中的“至正天子明圣君”、“河清地应千年瑞”等句,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而“遂有青鸾鸣桂树”,则通过青鸾这一吉祥鸟的出现,寓意着某种转机或希望的到来。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传达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悟和个人情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