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堂上写琅玕,只作吴兴老可看。
一夜秋风动寥廓,彩云零落凤毛寒。
【注释】
玉文堂:指唐李阳冰所书《王逸少竹谱记》。琅玕:美玉,这里代指竹子。吴兴:郡名,在今浙江湖州一带。“老可看”:可以欣赏。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首句点明墨竹的来历。次句写墨竹的形象。第三句写秋风中的墨竹。第四句写彩云飘落的凤毛般的墨竹。全诗以“玉文堂上写琅玕”起笔,点明墨竹的来由,而以“一夜秋风动寥廓”,写出墨竹的风姿,最后以“彩云零落凤毛寒”收住,使整首诗充满了空灵之气。
玉文堂上写琅玕,只作吴兴老可看。
一夜秋风动寥廓,彩云零落凤毛寒。
【注释】
玉文堂:指唐李阳冰所书《王逸少竹谱记》。琅玕:美玉,这里代指竹子。吴兴:郡名,在今浙江湖州一带。“老可看”:可以欣赏。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首句点明墨竹的来历。次句写墨竹的形象。第三句写秋风中的墨竹。第四句写彩云飘落的凤毛般的墨竹。全诗以“玉文堂上写琅玕”起笔,点明墨竹的来由,而以“一夜秋风动寥廓”,写出墨竹的风姿,最后以“彩云零落凤毛寒”收住,使整首诗充满了空灵之气。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春江曲送唐闵之入关 注释: “春江曲”通常指一种抒情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送唐闵之入关”则是指送别一个名叫唐闵之的人进入关隘(可能是某个关口或要塞)的情景。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送别友人的场景,通过春天的景象和送别的动作,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情绪,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第二句:二月春草青,三月春水肥 注释: “二月春草青”指的是二月时,春草丛生
【注释】 ①塞上:塞外。 ②溅溅:象声词,水花飞溅的声音。 ③争看:争相观看。 ④红妆:女子打扮成红色。 【译文】 在塞外的秋天,一群大雁正往南飞去,它们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白色的痕迹。 猎骑们骑着马在草原上游猎,他们挥起弓箭,箭矢射中了一只野兔,鲜血溅到了他们的战袍上。 夕阳西下,他们终于回到了轮台城,猎骑们纷纷从马上下来,争先恐后地围观那些穿着红衣的女子们骑马归家的情景。 【赏析】 此诗为题画诗
亭亭古昆丘,上有琼树枝。 仙人居其间,服食忘神疲。 朝驭羲和车,夕味金台诗。 我尝与之游,中夜梦见之。 御风周八极,迥焉人世违。 青云忽氤氲,白鹤长鸣悲。 以兹婴世网,一堕东海涯。 安得浮丘公,挟舟候安期。 注释: 亭亭:挺拔的样子。昆丘:指昆仑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 服食:服用食物,这里指修炼长生不老之术。 御:驾驭。羲和:传说中太阳驾车的神。 周:环绕。 氤氲:香气浓郁,烟雾弥漫。 安期
诗句: 1. 蓬莱宫中春昼迟,五马曾阅李伯时。 注释:蓬莱宫中的春季白天特别慢,曾经看过李伯时的画作。 2. 天闲一一尽龙种,独爱凤头尤崛奇。 注释:天空中的云彩都像是龙种,唯独喜欢凤头画中那种奇特的样子。 3. 王孙归卧江南日,见之为尔生颜色。 注释:王孙(贵族)回到江南晒太阳的时候,看到这幅画就变得精神焕发。 4. 乃知神骏世所怜,仿佛明窗亲貌得。 注释:这幅画展现了神灵般的骏马
【注释】 山水四景:指《江雪》一诗中的四幅画面。 西风木落晓猿惊:秋风萧瑟,树叶飘零,猿猴啼哭。 一水东流日夜声:一条江流,向东奔流,日夜不息。 两岸青山看不尽:长江两岸的山峦,看不到尽头。 扁舟又过楚王城:扁舟又经过楚国的都城郢。 【赏析】 《江雪》是柳宗元在贬谪永州期间所作,描写了一幅清旷、幽寂的江上孤舟图,抒发了他内心的苦闷之情。此诗以简练的笔墨勾画出一幅清冷、幽静的画面。全诗写景状物
注释: 阳江上生长着竹子,我每天都去河边看竹枝。 想要用扁舟载着春雨,在苍苔石上坐下来题写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以竹为题,借咏物来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思考。 首句“任阳光照耀的江水长流时”,诗人以竹为景,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画面。阳光照耀下的江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映照出竹子挺拔而优美的身姿。诗人站在江边,看着水中倒影的竹子
【注释】 扁舟晚泊洞庭西:扁舟,指小船。洞庭湖,即今湖南洞庭湖。晚泊,傍晚停泊在洞庭湖边。 江草江花岸岸齐:江草,岸边的草。江花,指江中的花。岸岸,指两岸。齐,相同。 却过白龙祠下去,两边枫树鹧鸪啼:却过,经过。白龙祠,相传是大禹治水的遗迹(神话传说),故址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北洞庭湖中。鹧鸪,鸟名。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描绘了洞庭湖一带的自然风光。首句写洞庭湖晚景;次句写岸边花草、江水
注释: 天际群峰翠竹环绕,丹台千尺净朝晖。 何处人脱下鞋在长松下,坐着欣赏青天瀑布飞流直下。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诗人以山水为背景,以四景为题,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 第一句“天际群峰翠竹围”,描绘出一幅群山环抱、绿竹环绕的景象。这里的“天际”指的是遥远的天空,“群峰”则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翠竹”则是绿意盎然的竹子。这一句通过色彩和景物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赏析】 《山水四景》共十首,此为其中的第三首。全诗写景,寓情于景。前二句写山头玉气,晨寒如洗,石涧春雷,声震百滩;后二句写知有高人绝尘虑,独临虚阁俯层澜。 “山头玉气作朝寒,石涧春雷响百滩。”开篇即写天寒日丽,山巅玉气冲霄,寒气袭人,而山下石涧春雷轰鸣,响遏行云。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玉气和春雷来描绘清晨的寒冷与壮观,形象地刻画出一种苍凉、清冷、宁静的氛围
【注释】 谢老:指唐代诗人谢灵运,南朝宋诗人。风流:风采俊逸。爱写晴云竹树幽:喜欢描写晴空中的白云与竹树之幽美。绝似:极像。玉堂:皇帝办公的地方,这里代指朝廷。残月夜:即残月之夜。高秋:秋高气爽之时。 【赏析】 题谢仲和竹石 其一 江南谢老独风流,爱写晴云竹树幽。 绝似玉堂残月夜,数枝晴雪映高秋。 译文: 江南才子谢灵运,个性独特才华出众。他喜爱描写晴空之中的白云和竹林树木的幽静美景
秋林才子 残照下西岭,微云翳轻阴。 蹇驴行落叶,归思在秋林。 译文: 在夕阳的余晖下,山岭被染成了淡淡的红色,天空中飘荡着薄薄的云彩,遮住了部分光线。我骑着一匹疲惫的驴儿,沿着落叶铺满的小径前行,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注释: 1. 秋林才子:秋天的树林中的男子,通常用来形容文人墨客,此处指诗人自己。 2. 残照:夕阳的余晖,表示天色将晚。 3. 西岭:指南边的山岭。 4. 微云翳轻阴
《题倪元镇画二首》是元末明初诗人郯韶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画面中高江新水潺潺流淌,微月流云静静穿行,而美人却如远隔春树般不知所踪。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首句解析:描述了高江新水生,微月流云度。这句诗通过“高江”与“新水”的描写,展现了江水的清澈与流动,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微月”则增添了一丝神秘和静谧的气氛,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更加幽深。这里的“度”字
断霭生春树,微茫隔远汀。 梁溪新月上,照见惠山青。 译文: 冬日的雾气在春天的树上缭绕升起,朦胧中仿佛隔着遥远的小洲。 梁溪(今无锡)的新月刚刚升起,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惠山(位于无锡市西南)的青色山峰。 赏析: 此诗为元代诗人郯韶所作,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诗句“断霭生春树,微茫隔远汀”通过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日景象:冬日的雾霭在春天的树上飘动升腾,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万玉图,其中西湖的树木如千枝玉交加般繁盛。在清夜里,诗人掀开篷帐观赏雪花飞舞。他狂放地挥笔,扫去一切横斜之物。 - 题王元章画万玉图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王庭筠以“题”的形式赞美王处士的画技。 - 西湖千树玉交加 “西湖千树玉交加”,诗人用“千树玉交加”形容西湖边的树木,犹如翡翠般繁密交错,美如仙境。 - 清夜掀篷看雪花 “清夜掀篷看雪花”,诗人夜观西湖
【注释】 题美人琴阮图:即《题美人琴阮图》诗。阮,一种古琴名。 金谷:地名。指金谷园,晋代富豪石崇曾建此园。 莺语:黄莺的鸣叫声。 浑无赖:全无依傍,无所依托。 忍把柔情摘阮丝:不忍心用琴音来拨动那如丝般的情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咏物的七绝。诗人通过描写春日中花园里的情景,表达了对美人深深的爱慕之情。 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景象,金谷园中的花飞得正盛,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
【注释】 1.题宋高宗诗意便面:指宋高宗的御用诗笺。意便面:古代文人写书信时,在信封上书写诗句或文章以表达自己的意思。 2.华气:华美的气息、风采。 3.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这里借指皇宫。 4.紫苔:一种长在水边石头上的青苔,这里用来比喻皇帝所题之诗。 5.一夜雨声无著处:意思是说雨声无处可以藏匿,即“夜雨声中无处落”。 6.秋风过江来:秋天的风从远处吹来,带着江面上的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