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缚更将求解脱,不凡何必觅神仙。
猿闲马倦人应老,依旧云庄一榻禅。
是非言逐朝花落,名利心随夜雨寒。
花尽雨晴山寂寂,一声啼鸟又春残。
诗句释义
1 谁缚更将求解脱,不凡何必觅神仙。
- 谁缚:比喻束缚或困扰自己的东西。
- 不拘:不刻意追求。
- 觅:寻求。
- 神仙:指超凡脱俗的人。
- 释解:解除束缚。
- 不凡:与众不同。
- 不必:不需要。
- 猿闲马倦人应老,依旧云庄一榻禅。
- 猿闲:形容山中猿类悠闲自得。
- 马倦:形容骏马疲惫。
- 人应老:人随着时间流逝而衰老。
- 云庄:隐逸之地,此处指山中的住所。
- 一榻禅:指在山房中静坐冥想。
- 是非言逐朝花落,名利心随夜雨寒。
- 是非:指世间的纷扰和争执。
- 言逐:言语追随。
- 朝花落:早晨的花凋落,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
- 名利心:追求名利的欲望。
- 夜雨寒:夜晚的雨水寒冷,象征着孤独和冷清。
- 花尽雨晴山寂寂,一声啼鸟又春残。
花尽:花朵凋谢,春天结束。
雨晴:雨后天气晴朗。
山寂寂:山显得寂静无声。
一声啼鸟:鸟儿的鸣叫声。
春残:春天即将结束。
译文
谁还会去束缚自己去追求解脱,既然不刻意去追求,又何必去寻找神仙?
猿猴闲散,骏马疲惫,人们也应该感到衰老;我们依然可以像云中的庄子一样,静静地坐在山房中修行禅定。
世间的是非纷争就像朝花一样随着时间流逝,而追求名利的欲望就像夜晚的雨冷一样令人感到孤独和冷清。
当花儿已经凋谢,雨水也停了,山变得安静;这时,听到一只鸟儿的啼叫,春天也即将结束了。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林中的景致与人物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名利追求的超然态度。诗人以“山房漫兴”为题,通过“谁缚更将求解脱,不凡何必觅神仙。”等诗句,表达了对世俗束缚的挣脱以及对超脱的追求。诗人认为,真正的解脱不在于追求神仙,而在于摆脱世俗的束缚,保持内心的平静。
“猿闲马倦人应老,依旧云庄一榻禅。”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猿猴闲适,骏马疲惫,人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感到衰老。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依然可以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如同云中的庄子一般,静静地坐在山房中修行禅定。这种超然的态度正是诗人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核心思想。
“是非言逐朝花落,名利心随夜雨寒。”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世俗的不屑一顾。无论是是非还是名利,都像早晨的花朵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凋零,而追求名利的欲望则像夜晚的雨一样让人感到孤独和寒冷。这种对于世俗的批判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
“花尽雨晴山寂寂,一声啼鸟又春残。”最后两句诗以花落春残的意境收尾,既表达了季节的更迭,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诗人以一声啼鸟的出现作为春天即将结束的标志,表达了对于生命流转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山水的诗,更是一首表达人生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