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荷花娇欲语,湖中女儿木兰舟。荷花折得浑自好,只恐荷盘不耐秋。
湖上荷花娇欲语,湖中女儿木兰舟。
荷花折得浑自好,只恐荷盘不耐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上的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荷花与湖中的少女相结合,展现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诗中的”荷花”象征纯洁美好,而”木兰舟”则暗示着青春和活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
湖上荷花娇欲语,湖中女儿木兰舟。荷花折得浑自好,只恐荷盘不耐秋。
湖上荷花娇欲语,湖中女儿木兰舟。
荷花折得浑自好,只恐荷盘不耐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上的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荷花与湖中的少女相结合,展现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诗中的”荷花”象征纯洁美好,而”木兰舟”则暗示着青春和活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喜爱和向往。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春江曲送唐闵之入关 注释: “春江曲”通常指一种抒情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送唐闵之入关”则是指送别一个名叫唐闵之的人进入关隘(可能是某个关口或要塞)的情景。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送别友人的场景,通过春天的景象和送别的动作,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情绪,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第二句:二月春草青,三月春水肥 注释: “二月春草青”指的是二月时,春草丛生
【注释】 ①塞上:塞外。 ②溅溅:象声词,水花飞溅的声音。 ③争看:争相观看。 ④红妆:女子打扮成红色。 【译文】 在塞外的秋天,一群大雁正往南飞去,它们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白色的痕迹。 猎骑们骑着马在草原上游猎,他们挥起弓箭,箭矢射中了一只野兔,鲜血溅到了他们的战袍上。 夕阳西下,他们终于回到了轮台城,猎骑们纷纷从马上下来,争先恐后地围观那些穿着红衣的女子们骑马归家的情景。 【赏析】 此诗为题画诗
亭亭古昆丘,上有琼树枝。 仙人居其间,服食忘神疲。 朝驭羲和车,夕味金台诗。 我尝与之游,中夜梦见之。 御风周八极,迥焉人世违。 青云忽氤氲,白鹤长鸣悲。 以兹婴世网,一堕东海涯。 安得浮丘公,挟舟候安期。 注释: 亭亭:挺拔的样子。昆丘:指昆仑山,古代传说中的神山名。 服食:服用食物,这里指修炼长生不老之术。 御:驾驭。羲和:传说中太阳驾车的神。 周:环绕。 氤氲:香气浓郁,烟雾弥漫。 安期
诗句: 1. 蓬莱宫中春昼迟,五马曾阅李伯时。 注释:蓬莱宫中的春季白天特别慢,曾经看过李伯时的画作。 2. 天闲一一尽龙种,独爱凤头尤崛奇。 注释:天空中的云彩都像是龙种,唯独喜欢凤头画中那种奇特的样子。 3. 王孙归卧江南日,见之为尔生颜色。 注释:王孙(贵族)回到江南晒太阳的时候,看到这幅画就变得精神焕发。 4. 乃知神骏世所怜,仿佛明窗亲貌得。 注释:这幅画展现了神灵般的骏马
【注释】 山水四景:指《江雪》一诗中的四幅画面。 西风木落晓猿惊:秋风萧瑟,树叶飘零,猿猴啼哭。 一水东流日夜声:一条江流,向东奔流,日夜不息。 两岸青山看不尽:长江两岸的山峦,看不到尽头。 扁舟又过楚王城:扁舟又经过楚国的都城郢。 【赏析】 《江雪》是柳宗元在贬谪永州期间所作,描写了一幅清旷、幽寂的江上孤舟图,抒发了他内心的苦闷之情。此诗以简练的笔墨勾画出一幅清冷、幽静的画面。全诗写景状物
注释: 阳江上生长着竹子,我每天都去河边看竹枝。 想要用扁舟载着春雨,在苍苔石上坐下来题写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人以竹为题,借咏物来表达自己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思考。 首句“任阳光照耀的江水长流时”,诗人以竹为景,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画面。阳光照耀下的江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映照出竹子挺拔而优美的身姿。诗人站在江边,看着水中倒影的竹子
【注释】 扁舟晚泊洞庭西:扁舟,指小船。洞庭湖,即今湖南洞庭湖。晚泊,傍晚停泊在洞庭湖边。 江草江花岸岸齐:江草,岸边的草。江花,指江中的花。岸岸,指两岸。齐,相同。 却过白龙祠下去,两边枫树鹧鸪啼:却过,经过。白龙祠,相传是大禹治水的遗迹(神话传说),故址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北洞庭湖中。鹧鸪,鸟名。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描绘了洞庭湖一带的自然风光。首句写洞庭湖晚景;次句写岸边花草、江水
注释: 天际群峰翠竹环绕,丹台千尺净朝晖。 何处人脱下鞋在长松下,坐着欣赏青天瀑布飞流直下。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诗人以山水为背景,以四景为题,描绘出一幅壮丽的画面。 第一句“天际群峰翠竹围”,描绘出一幅群山环抱、绿竹环绕的景象。这里的“天际”指的是遥远的天空,“群峰”则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翠竹”则是绿意盎然的竹子。这一句通过色彩和景物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赏析】 《山水四景》共十首,此为其中的第三首。全诗写景,寓情于景。前二句写山头玉气,晨寒如洗,石涧春雷,声震百滩;后二句写知有高人绝尘虑,独临虚阁俯层澜。 “山头玉气作朝寒,石涧春雷响百滩。”开篇即写天寒日丽,山巅玉气冲霄,寒气袭人,而山下石涧春雷轰鸣,响遏行云。诗人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玉气和春雷来描绘清晨的寒冷与壮观,形象地刻画出一种苍凉、清冷、宁静的氛围
白草原头闻雁声 黄沙碛里马蹄轻 举头忽见边城月 倒著丝鞭不肯行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女真猎骑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边疆的壮阔景象,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和体验,表达了对国家边疆的深情厚意。诗中的“白草原头”“黄沙碛里”形象地展现了边塞的荒凉和辽阔,而“闻雁声”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译文: 在茫茫的白草原头上,我听到了远方传来的雁鸣声。 在广阔的黄沙碛地里
西湖偶作 故园篱豆绽凉风,酒簿衣单古寺中。 正恐秋声听不得,清霜禁杀络丝虫。 注释: 1. 篱豆:篱笆上的豆花。 2. 凉风:凉爽的秋风。 3. 酒簿:记录饮酒时间的账簿。 4. 衣单:衣着简陋。 5. 古寺:古老的寺庙。 6. 清霜:初冬的寒霜。 赏析: 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通过描写作者在古寺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和自然景物的怀念之情。首句“篱豆绽凉风”描绘了篱笆上豆花盛开的景象
西湖将军歌 秀江春色与历史英雄交织 1. 诗歌原文 - 秀江桥下春水生,缘桥几曲春花明。 - 燕山大将开幕府,千里不闻枹鼓惊。 - 当年挟策上金殿,幸夺翘关走飞电。 - 仗下看披雕锦衣,宫门却赐花菰箭。 - 十年宛马塞上骑,亲随部曲渔阳儿。 - 桑干风雪控弦去,犹听阿亸当横吹。 - 龙骧南下定三蜀,遂驾楼船遣杨仆。 - 湖东既镇后湖西,每见投壶理军曲。 2. 译文解析 - 在秀江桥下
西湖歌送友 君不见,西湖流水碧于玉,莎草如烟绕湖绿。 西泠桥边花正开,落花片片随风来。 木兰艇子蜻蛉尾,擢入花间三十里。 垆头少妇调银筝,娇歌一曲最有情。 当窗卷却青绡幕,花香水气传歌声。 行人日午相倚听,劝尽丝绳双玉瓶。 仙郎家近西湖住,暂假南行赋归去。 燕台日落风凄凄,道旁相逢惜解携。 羡君南行向湖堤,向湖堤,策马蹄。 湖水平,湖草齐。 【注释】 君:对朋友的敬称。见:同“鉴”,看见
诗句原文: 苏小门前杨柳新,西林桥下水粼粼。 琵琶只在盲婆手,不见西湖愁杀人。 译文诠释: 苏小门旁的柳树刚刚吐绿,西林桥下的水面波光粼粼。 琵琶女只弹奏给瞎子听,但看不见西湖的愁苦足以致命。 注释解析: - 苏小门: 指古代著名的女子苏小小所居住的地方,这里代指西湖边的某个著名景点或建筑。 - 杨柳新: “杨柳”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此处形容春日里柳树的新绿。 - 西林桥:
西湖竹枝词 其十六 买得甘瓜又买齑,莫道甘苦不相宜。 前山空有胭脂岭,不上唇来那得知。 西湖竹枝词 其十六 【序】 《西湖竹枝词》是南宋时期诗人黄公望所作,以描写西湖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为主要内容的诗作。该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西湖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注释】 1. 甘瓜:甜瓜。 2. 齑:一种调料,由盐和醋混合而成。 3. 胭脂岭
湖头阑干一样铺,湖上一色好当垆。莫寻桥畔红阑子,只认门前白项乌。 这首诗是《西湖竹枝词》中的第十一首,由元代诗人杨维祯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当地的民风民俗,通过对湖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第一句“湖头阑干一样铺”,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湖头的景象,仿佛可以看到湖边的栏杆如同棋盘般整齐地铺展开来。这里的“一样铺”不仅形容了栏杆的布局
石新妇在钓渔矶,桃花为面竹为衣。 面上桃花有时落,湖边望郎何日归。 注释:在西湖的一个钓鱼小岛上居住着一位名为石新妇的女子,她的面容像桃花一样美丽,穿着用竹子编织的衣服。她的面容时而绽放,时而凋零,就像桃花的盛开和凋零一样。我每天都在湖边眺望着远方,期待着她能早日归来。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美景的诗作,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诗人以石新妇的形象作为引子
阿侬不上采菱船,只买白藕种红莲。 莲花有心长得藕,藕根无心长得莲。 注释: - 阿侬:这里指的诗人自己,或者泛指那些不参与采菱的人。 - 上采菱船:指的是古代女子在采菱时乘坐的船,是一种水上劳动的工具。 - 只买白藕种红莲:诗人选择购买白藕来种植,而不是直接去市场上购买红莲。 - 莲花有心长得藕,藕根无心长得莲:这里的莲花和荷叶的生长是相互依赖的,而荷花的种子(藕)则是由荷叶包裹生长出来的。
诗句:青骢油壁漫相寻,只在前山松树林。 注释:青色的马(青骢)身上涂着油膏,在道路上来回寻找,只为了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找到她。 译文:青色的马身上涂着油膏,在道路上来回寻找,只为了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找到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青骢马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它在寻找一个特定的人。这个特定的人在前方的山中松树林里。这首诗通过色彩、光影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同时
注释:湖边堤上,风一吹便生起波澜,女儿们沿着堤路行走。她们走到堤上,想回去,但可惜绿草紧紧地抱着裙子的腰身。 赏析:这首《西湖竹枝词·其十七》是一首描绘女性春游西湖景色的诗作。全诗通过描绘女子在湖堤上行走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西湖的美丽景色和女子的娇媚形象。其中"可怜绿草抱裙腰"一句更是妙笔生花,将女子与自然景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句一:阑锁六桥春水深,鸳鸯鸂鶒荡人心。 此句描绘的是西湖景色的春天之美。"阑锁六桥春水深",形容春天时,湖上的桥梁被栏杆紧紧封锁,春水波光粼粼,显得十分深邃;"鸳鸯鸂鶒荡人心",则描绘了鸳鸯和鸂鶒这些水鸟的活泼景象,它们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游动,给人们带来愉悦和宁静的心情。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天西湖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译文: 春天的西湖,柳绿花红,水波荡漾。 诗句二
注释:风篁岭是地名,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西面有一座山,山顶上有竹林和松树,所以得名。青龙港口是一个渔港,靠近杭州,风景很美。 放船过去还早在的意思是说,我放船去西湖边游玩,回来时已经天亮了。待取一通夜歌归的意思是说,我要在船上唱歌,唱到天黑才回家。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西湖景色的诗歌,通过诗人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
西湖竹枝词六首 妾家西湖住横塘,门前杨柳万条长。冯郎醉后莫折断,留待重来系马缰。 注释:我家住的地方在西湖的横塘上,门口有一排长长的杨柳在微风中摇曳。冯郎酒后不要折断这些杨柳,等他下次再回来时还能系马用。 赏析:诗中的女主角住在西湖边,门前有杨柳,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然而,她担心冯郎饮酒过量,会不小心折断这些柳条,影响她的出行。因此,她在诗中写道:“冯郎醉后莫折断,留待重来系马缰。”
《西湖竹枝词六首》是元代诗人杨维桢所创作的七言绝句,收录于《西湖竹枝集》。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1. 诗句翻译: - 苏堤寺堤一径同:苏堤与寺堤之间有一条小径相通。 - 春花秋月长相逢:春天的花朵和秋天的月亮总是不期而遇。 - 白面少年不相识:一个白面少年我不认识。 - 笑掷金钱唤阿侬:他笑着用金钱召唤阿侬。 2. 词语注释: - 苏堤:指宋代诗人苏轼为纪念其父苏洵而建的堤坝
咏梅 五出圆葩金撚须,珊瑚沈影海鳞浮。 此句描绘了梅花的形态与环境相映成趣,花朵五出,花瓣似金色的胡须般细腻,而其影子则如同海底的珊瑚和鱼群般生动。 个三冬白枝前面,此一瓣香春上头。 此二句表达了冬天的梅花依旧坚韧不拔,不畏严寒,即便在三个冬天之后仍旧挺立于寒风之中,而春天的第一朵花则散发出最为迷人的香气。 甘露歌凝痴蝶醒,夜光如水渴禽愁。 通过“甘露歌”与“夜光”的比喻
诗句释义 1 谁缚更将求解脱,不凡何必觅神仙。 - 谁缚:比喻束缚或困扰自己的东西。 - 不拘:不刻意追求。 - 觅:寻求。 - 神仙:指超凡脱俗的人。 - 释解:解除束缚。 - 不凡:与众不同。 - 不必:不需要。 2. 猿闲马倦人应老,依旧云庄一榻禅。 - 猿闲:形容山中猿类悠闲自得。 - 马倦:形容骏马疲惫。 - 人应老:人随着时间流逝而衰老。 - 云庄:隐逸之地,此处指山中的住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