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锁六桥春水深,鸳鸯鸂鶒荡人心。吴儿生长自吴语,却向船头学楚吟。

诗句一:阑锁六桥春水深,鸳鸯鸂鶒荡人心。

此句描绘的是西湖景色的春天之美。”阑锁六桥春水深”,形容春天时,湖上的桥梁被栏杆紧紧封锁,春水波光粼粼,显得十分深邃;”鸳鸯鸂鶒荡人心”,则描绘了鸳鸯和鸂鶒这些水鸟的活泼景象,它们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游动,给人们带来愉悦和宁静的心情。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天西湖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译文:

春天的西湖,柳绿花红,水波荡漾。

诗句二:吴儿生长自吴语,却向船头学楚吟。

此句揭示了西湖周边居民的文化特点。”吴儿生长自吴语”,描述了当地居民从小就说吴语(一种古代汉语方言),说明吴地的方言文化在当地非常发达;而”却向船头学楚吟”,则是说尽管他们讲着吴语,但仍然喜欢学习楚国的诗歌,这种文化融合的现象体现了江南地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译文:

吴儿们自幼生长于吴地,说着当地的吴语。

赏析:

此诗通过描写西湖的自然风光和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展示了元代杭州西湖地区的繁荣和文化多样性。诗句中的“春水深”与“鸳鸯鸂鶒”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优美的自然氛围,而“却向船头学楚吟”则反映了江南地区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此外,诗中还隐含了对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对和谐共生、文化交流的赞美之情。整首诗既展现了杭州西湖的迷人景致,又体现了当地人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