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琵琶久,携琴为写忧。
黄钟明月夜,青冢白云秋。
悲怨当时语,凄凉此日愁。
曲终意不尽,鸣雁过幽州。
次卢疏斋韵
陈宜甫诗作解析与赏析
- 诗歌原文与译文对照
- 诗句原文与翻译
- 译文中关键词解释
- 诗句逐句释义
- 第一联:“不听琵琶久,携琴为写忧。”
- 解释:长时间听不见琵琶声,于是拿起琴来倾诉内心的忧愁。
- 第二联:“黄钟明月夜,青冢白云秋。”
- 解释:在皎洁的月光下,黄钟声悠扬,青冢上的白云在秋风中飘荡。
- 第三联:“悲怨当时语,凄凉此日愁。”
- 解释:回想起过去悲怨的话语,如今又添上新的忧愁。
- 第四联:“曲终意不尽,鸣雁过幽州。”
- 解释:音乐虽然结束,但内心的情感却难以言尽;远处的雁群飞过幽州。
- 作品风格与特点分析
- 古典诗词韵味
- 陈宜甫独特艺术风格
- 诗人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 陈宜甫简介
- 元代文化环境影响
- 赏析与思考
- 对《次卢疏斋韵》情感表达深度分析
- 诗歌意境与主题探讨
- 现代应用与传承价值
- 现代文化语境中应用
- 传统诗词教育传承意义
- 相关历史事件与文化背景
- 元代历史背景概述
- 琵琶与音乐在古代文化中地位
- 结语
- 诗歌艺术价值总结
- 对未来文化传承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