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人暴今方定,同姓秦徐异衰盛。
君看芉屈复何存,犹有遗民奉昭圣。
晶荧丹碧飞甍间,仿佛章华渚宫静。
四时歌舞尚巫觋,三月莺花满城径。
骍弓宝校争晓出,锦带宫袍与春映。
卷发盘龙剑士高,细腰勒马宫娥莹。
熊君珥貂当警跸,鹭序称觞俨朝觐。
麾幢影散绿云飞,弦索声迟玉箫并。
我闻神灵本正直,恐有凭依骇观听。
春秋未许僭王章,尸祝宁应窃天柄。
三月望日,我舆同观乐舞,以落花游丝为白色日景,宁静分韵得静字。
吁嗟人暴今方定,同姓秦徐异衰盛。
君看芉屈复何存,犹有遗民奉昭圣。
晶荧丹碧飞甍间,仿佛章华渚宫静。
四时歌舞尚巫觋,三月莺花满城径。
骍弓宝校争晓出,锦带宫袍与春映。
卷发盘龙剑士高,细腰勒马宫娥莹。
熊君珥貂当警跸,鹭序称觞俨朝觐。
麾幢影散绿云飞,弦索声迟玉箫并。
我闻神灵本正直,恐有凭依骇观听。
春秋未许僭王章,尸祝宁应窃天柄。
译文:
叹息现在的人暴虐,但现今已平定,同姓的秦国和徐国却有不同的衰落盛衰。
你看那芉(一种草)屈曲的样子,又有什么用呢?仍然有那些遗民供奉昭圣。
晶莹闪烁的红绿色彩飞在屋脊之间,仿佛章华宫的遗址依然宁静。
四季都有歌舞演出,春天的鲜花布满了城市的小路。
红色的弓箭和宝刀争着早晨出动,华丽的衣服和鲜艳的春装互相映衬。
卷起发髻,盘绕在头上的龙形宝剑的剑士们身姿高傲,纤细的腰肢下骑着骏马的宫女们皮肤光洁。
熊君头戴貂皮耳饰,站在警戒的地方,鹭鸶行列中人们端庄地饮酒作乐,恭敬地向朝廷进见。
旗帜和旌旗的影子散去,绿色的云朵飘浮而去,悠扬的琴瑟声逐渐消失,玉箫的声音也变得迟缓。
我听说神灵本来正直无私,恐怕有人凭借它来吓唬众人。
春秋时期不能容忍有篡位的君主,祭神的时候祭祀者应该恭敬谨慎地窃取上天的权柄。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题“三月望日”表明是写在三月十五日这一天。三月十五日这天是上巳节,古代在这一天有踏青、修禊等风俗活动。作者因观乐舞而兴起对历史兴亡的思考,感慨人世的变迁,同时借古讽今,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未来的期望。
首联“吁嗟人暴今方定,同姓秦徐异衰盛”感叹现在的暴政已经结束,同姓秦、徐两国却各有不同的衰败兴盛。这一部分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忧虑。
颔联“君看芉屈复何存,犹有遗民奉昭圣”指出即使是像芉(一种草木)这样微不足道的东西,也还有人尊敬和崇拜。这里的芉,比喻被压迫、被欺凌的人们。这一部分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民遭受苦难的同情和对于统治者的不满。
颈联“晶荧丹碧飞甍间,仿佛章华渚宫静”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如同宫殿一般辉煌的飞檐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这里的飞甍、章华、渚宫都是对古代建筑的描写,通过对这些建筑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的重视和怀念之情。
尾联“我闻神灵本正直,恐有凭依骇观听”表达了诗人对于神灵的看法,他认为神灵应该是正直无私的,不应该被用来威胁众人。这一部分体现了诗人对于宗教信仰的怀疑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社会公正的追求和对于人民权益的保护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和现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关心和社会的关注。同时,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