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常自寂,蠖屈岂求伸。
翠竹真如理,青山妙色身。
涤除三毒火,清净六根尘。
出定寒宵永,明蟾挂碧旻。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以六首诗赞颂了佛教的修行者。每句的释义如下:

  • “云栖常自寂” —— 在云中的栖息之处(通常指寺庙),常常保持寂静状态。
  • “蠖屈岂求伸” —— 蠖是一种昆虫,弯曲身体是为了等待时机恢复伸展。这里比喻修行者在困境中不急于求成,而是耐心等待时机。
  • “翠竹真如理” —— 翠竹的生长过程与佛教中的真理相符合。这里的“翠竹”指的是竹子的绿色,代表生机和希望。
  • “青山妙色身” —— 山的青翠颜色象征着修行者的心境。这句诗表明修行者的心境如同山峰一样高远、纯净。
  • “涤除三毒火” —— 三毒指的是贪、嗔、痴,佛教认为它们是修行人心中的障碍。这里的“涤除”表示清除这些障碍,使内心变得纯净。
  • “清净六根尘” —— 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佛教认为它们是修行人的六种障碍。这里的“清净”表示清除这些障碍。
  • “出定寒宵永” —— 出定是佛教中的一个术语,指修行者离开日常生活,进入禅定状态。这里的“寒宵永”表示禅定的状态持续时间很长。
  • “明蟾挂碧旻” —— 明月高悬,挂在天空中,这里用来形容月色明亮,照亮了整个天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夜晚宁静美好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云中栖息之地的寂静、蠖虫弯曲身体等待时机的形象、翠竹的生长过程与佛教真理相符等意象,展现了修行者的心境与修行过程。整首诗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了修行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佛教教义的理解与实践。诗句简洁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