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寂山中景,逍遥物外身。
好茶留客煮,香茝课童纫。
欲识空为了,还知懒是真。
释门推老宿,佛法在弥纶。
诗云:清寂山中景,逍遥物外身。
译文:在清寂的山中,我常常感到一种宁静和自由。
关键词:清寂山中、逍遥物外、青山妙色身。
赏析:陶宗仪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他选择在清寂的山中生活,远离尘嚣,享受那份宁静和自由。他的诗歌也反映了这种生活态度,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尊重。
清寂山中景,逍遥物外身。
好茶留客煮,香茝课童纫。
欲识空为了,还知懒是真。
释门推老宿,佛法在弥纶。
诗云:清寂山中景,逍遥物外身。
译文:在清寂的山中,我常常感到一种宁静和自由。
关键词:清寂山中、逍遥物外、青山妙色身。
赏析:陶宗仪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他选择在清寂的山中生活,远离尘嚣,享受那份宁静和自由。他的诗歌也反映了这种生活态度,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尊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描绘了曹氏园林的美景。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浙右园池不多数,曹氏经营最云古。 注释:浙江省一带的园林数量不多,但曹家的园林却是最古老、最具有特色的。 2. 我昔避兵贞溪头,杖屦寻常造园所。 注释:我过去躲避战乱时,常在贞溪头这个小地方建造园林。 3. 炳也款语愔从容,其先来自温许峰。 注释:他的家族祖先来自温许峰,与“炳”字有关。 4.
注释: - 著雍执徐之岁三月望后一日率僮仆抵钟贾山采薪供爨:在著雍执徐之年,三月十五日之后一日,率领仆人到达钟家山砍柴烧火。 - 至四月朔归每日阴雨:到了四月初一回家,每天都下雨。 - 系船溪水头:把船系在溪水边。 - 山中成久留:在山上住了很久。 - 半月总值雨,一身都是愁:半个月里总是下雨,我全身都感到忧愁。 - 哺雏败檐雀,逐妇深树鸠:喂食小麻雀的鸟巢时被屋檐上的雀子啄坏
【注释】 叶子澄:即张九龄,唐代著名诗人。 “平生不受官长骂”,意为他从不与权贵为敌,不惹是非。 “结屋乃在深郊居”,意指他选择居住在偏僻的郊外,远离尘嚣之地。 “田无二顷每种秫(shú)”,意思是田地不多,但是每种都是上好的酒曲。 “日有百钱惟买书”,每天只有一百多文钱,全部用来买书阅读。 “养亲上堂具甘旨,留客煮饭挑嘉蔬”,意为赡养父母时,能够为他们准备美味佳肴;招待客人时,也会亲自下厨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的《太湖》。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1. 过太湖(过) 2. 扬州巨浸曰震潨,厥功厎定存禹迹。 解释:扬州的大湖被称为震潨,它的功绩可以和大禹治水相比。 3. 世传三万六千顷,周五百里渺无极。 解释:据说太湖有3万多顷,方圆500多里。 4. 谁散群峰乱碧流,七十二点青螺浮。 解释:是谁把群山分散在湖中?湖中有72个小岛,像绿色的螺蛳在水中漂浮。 5. 吐吞中吴者八九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首句点明访园时间,次句写园景。三、四句写园中所见景物,抒发感慨。最后一句写自己作的《园池行》,表明自己的创作态度。 曹氏园:指东晋时王导家族园林。王导是东晋名臣,官至丞相,曾为谢安所重。谢安死后,王导居丧期间,有“王丞相既没,诸人并送故不还”之语,可知其家有园。 老余:自称。余,我的意思。舣棹:停船靠岸。这句说诗人来到曹氏园,停舟靠岸,想游览一下。 曾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七言律诗,描绘了胭脂河两岸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历史的怀念。 注释: 1. 胭脂山头平劈破,一道长溪此中过:胭脂山在江西吉安永新县,因山多红色而得名。长溪指的是胭脂河。 2. 匠人十万斧凿功,疑是六丁天所课:指胭脂河两岸的建筑群和自然景观都是人力所不及,如同天工般完美。 3. 危桥挂空若生成,石壁千仞开锦屏
注释:长安市上有很多青楼,楼下的美人娇羞。 千金买来的笑靥何需吝惜,万里之外作客依然自忧。 未建功勋感到惭愧,看那宝镜;英雄何限,看那吴钩。 百年世事如同云雨,老大徒伤容易白头。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在长安时所作。诗中描写了长安市上的繁华景象和诗人的感慨之情。首句“长安市上多青楼”,描绘了长安市上众多青楼的热闹场景,青楼是当时贵族、官僚、富商享乐的地方。第二句“楼下美人娇以羞”
这首诗的译文是:我在沧浪之边洗过脚,在南村住过草堂。风吹檐瓦声震响,烟艇带着竹竿划桨。总爱耕田捕鱼的人,忘记了岁月的长短。建文年间开启盛世,圣德与古代圣贤一样。 注释: 1. 濯足咏沧浪:濯足在沧浪之边洗过脚,沧浪指沧浪之水,沧浪之水清澈如镜。 2. 南村住草堂:南村住过草堂,草堂是指简陋而简朴的居所,也可以理解为隐居之地。 3. 风檐县袯襫:风吹檐瓦声震响,风檐指的是风吹动的屋檐
曹氏园池行 温火试香扃画阁,乱云霭霭中藏春。 沟渠流月金琐碎,缓踏修梁曳环佩。 露影晶荧夜色澄,恍若霞川蹑虹背。 长歌楚诵声珊珊,后皇嘉树霜丸丹。 暖风细香怀晋逸,一身眷恋花竹间。 花卉纷芳四时好,竹木几般栽未了。 牡丹富贵芍药奇,薝卜婆娑木樨老。 苍松百尺上冲天,幽兰猗猗被深渊。 菡萏解语净如拭,芙蓉弄态娇以妍。 孤峰危立当月窦,厚重不迁仁者寿。 先知稼穑用能勤,别敞遗安阅耕耨。
【诗句释义】 次夏西畴韵:此诗为作者在西田的所见所感所作,表达了他对太平年华的向往和对圣主龙飞之地的热爱。乱余及见太平年,圣主龙飞地幅员。 父子戍边归未得,公疾下士礼弥虔。 中天孤月应同照,尺素双鱼孰为传。 昨夜釭花频送喜,好风吹堕白云篇。 【译文】 乱后看到和平年代,圣明的皇帝龙飞凤舞,治理着辽阔的土地。儿子们守边没有回来,您对部下的待遇更加虔诚。明亮的月亮高挂在天空,书信像月亮一样皎洁明亮
这首诗的原文是: 林日迟迟静,溪云淰淰轻。 杂花闲自落,幽草细无名。 慨我朱颜老,伤情白发明。 何繇湔垢累,问道立前荣。 译文: 树林中的阳光明媚而宁静,溪水的云朵轻盈飘动。 各种花朵悠闲地落下,细长的草儿不显名姓。 感慨我的容颜渐老,伤心看到白发显现。 如何能够洗刷过去的污点?寻求答案,立于前人之前。 注释: 1. 林日迟迟静:形容树林中阳光明媚而宁静的景象。 2. 溪云淰淰轻
诗的原文: 九山多胜概,此地一丛林。石路循清涧,茅堂枕碧岑。野狐来听法,游衲问安心。虎树高千尺,师宁不嗣音。 诗句翻译: 九座山峰风景壮丽,此地如同世外桃源。石径蜿蜒沿着清澈的溪流,茅草屋旁绿意盎然。野狐狸来聆听佛法,修行者询问如何安顿心绪。千年古树高耸直入云霄,师父您是否传授了真言? 关键词注释: 1. 九山:这里指代诗人所居住的地方,有九座美丽的山峰环绕。 2. 胜概:形容景色优美
注释: 接流晴灌菊,陟巘昼扪萝。 地僻经行少,心闲兴趣多。 瘦筇县树底,坏衲晒岩阿。 清盥无馀事,因笺证道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静坐冥想的生活状态。第一句“接流晴灌菊”,描述了作者在晴朗的天气里灌溉菊花的情景;第二句“陟巘昼扪萝”,描绘了作者攀爬山崖,触摸青藤的情景;第三句“地僻经行少”,表达了由于地点偏僻,经过的人较少,增添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诗句释义】: 乾坤容隐逸,寒暑互迁推。 献果猿殊熟,衔花鹿不疑。 食馀随洗钵,梵放辍谈诗。 送客长松下,东头月上时。 【译文】: 天地间容纳隐居者,寒暑交替轮流更替。 献出果实的猿猴特别熟练,衔取花朵的鹿儿毫不怀疑。 饭后随意洗钵盂,停止谈论诗歌。 送走客人,在长松下,东方的月亮已高悬天际。 【注释】: 乾坤:指天地之间。 藏:此处指隐居者。 寒暑:指季节的变换。 殊熟:非常熟练。 梵放
【译文】 总是说春天来了好,但春天来了还是寂寞。 江山封存了美丽景色,元宵夜风雨交加。 室内灯光闪烁明亮,酒垆上红艳的火光更加耀眼。 杯盘摆放整齐,儿女们纷纷进献,我懒得去北邻邀请。 【赏析】 本诗为元宵佳节所作,通过诗人眼中看到的景物和感受,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元宵节气氛的感受。 首句“总说春来好”表明人们普遍期待春天的到来,但春天虽然来临,却带来了一种寂寞感,说明春天虽然美好
注释: - 四面黄茅合,南头粉堞高。 - 这是写查山的四周景象。黄茅指的是黄色的茅草,这里指查山周围的环境;南头的粉堞指的是红色的城垛,这里指查山的南面部分。 - 丹泉生石甃,山趾带平桥。 - 这是写查山的泉水和桥梁。丹泉是指红色的泉水,这里指查山的泉水;石甃是指石头砌成的水井或水槽,这里指查山的岩石结构;山趾带平桥是指查山的脚下有一座平桥,这里指查山的地形地貌。 - 犬寄华亭信,蛇吞战国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