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丰年,群生熙。瘨我旱,宁怨咨。星火烈,螟螽滋。苗而不秀,岁且荐饥。
精诚格天听,允惟念之。命幽灵,击妖魑,龙膺捷疾先后驰。
金精流光淫虹糜,四溟叆叇甘雨时。积水弥九野,稔而可期。
不殄禋祀,上帝是祈。

【解析】

本诗的大意是:多次丰收年景,上帝体恤农民。旱灾消除了,谁还会埋怨呢?星星之火能燃起熊熊烈焰,螟、蝗虫滋生。禾苗长出,但未结秀穗,一年又苦于饥荒。我精诚祷告上天,愿神灵保佑,降神驱邪,龙膺捷疾先后奔驰。金光流溢,彩虹淫荡,四海云蒸,甘霖及时。大水淹没九野,丰收在望。不灭绝祭祀,这是上帝的祈求。

【答案】

(1)反复歌咏丰收的景象。“屡次丰年”“群生熙”等,突出了丰收的主题。

(2)以“天闵农也帝德好生易菑为祥”来歌颂皇帝对百姓的关怀和爱护。“上帝”指皇帝,“闵”即体恤、怜悯。“易菑为祥”是说皇帝将灾害变为吉祥。

(3)描写皇帝祈神除妖,拯救百姓的情景。“幽灵”、“妖魑”(鬼怪)、“捷疾”等词语,都写出了皇帝祈神驱邪的虔诚态度。

(4)表现了诗人对皇帝的歌颂和期望。“金精流光淫虹糜,四溟叆叇甘雨时”,是对皇帝祈祷成功的美好祝愿。

赏析:

此诗是一首铙歌鼓吹曲二章。铙歌本是古代军中用鼓伴奏的一种军乐,《周礼·夏宫》载有“八音之舞”。这首诗就是以铙歌的形式,歌颂皇帝对百姓的关怀和爱护。全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皇帝屡次获得丰收,使人民摆脱了贫困;第二部分以“上帝闵农也帝德好施易菑为祥”来歌颂皇帝对百姓的关怀和爱护;第三部分写皇帝祈神除妖,拯救百姓。

诗歌从第一句开始就点题,写皇帝屡次获得丰收,使人民摆脱了贫困,这为下文作铺垫。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以“帝德好施易菑为祥”来歌颂皇帝对百姓的关怀和爱护,这是全诗的中心思想。诗人以“上帝”指代皇帝,以“闵农”指代百姓,表达了他对皇帝的深厚感情。“帝德”是赞美皇帝的功德,“好施”是赞扬皇帝仁爱百姓,“易施”是称赞皇帝善于安抚百姓,“为祥”是说皇帝施行仁政使天下太平。最后两句,诗人以“精诚格天听”来歌颂皇帝祈神除妖,拯救百姓的行为。“精诚”是赞美皇帝诚心诚意地祷告神灵,“允惟念之”表示相信皇帝一定会得到神灵的佑护。“命幽灵击妖魑”是说神灵会降临人间,驱逐邪恶。“龙膺捷疾先后驰”是说龙马精神的人会奋勇前进。最后四句,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以“金精流光淫虹糜,四溟叆叇甘雨时”来描写甘霖及时降临的壮观景象。“金精”是说金丹之气,“流光”是指阳光普照大地,“淫虹”即彩虹,“靡”是消散的意思,“叆叇”是形容云层浓厚的样子。“甘雨时”指适时的雨水。

此诗以颂扬皇帝为主题。作者通过对丰收景象的描绘,赞美皇帝关心百姓;通过祈神除妖的场面描写,歌颂了皇帝仁慈宽厚的胸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