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泉叠石带烟霞,此景人间有几家。
锦字书传青鸟使,玉箫声绕碧桃花。
云容窈窕谁能写,月色婵娟我欲赊。
不待扁舟乘兴去,珊瑚长拂钓竿斜。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他在题徐思敬瑶池小景中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
首句“萦泉叠石带烟霞,此景人间有几家”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站在山顶上,俯瞰着脚下的瑶池,那里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这里的“萦泉”形容泉水流连不断,“叠石”则指山上的石头层层叠叠,形成一种奇特的景象。而“带烟霞”则描绘了天空中的云彩,与山峦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第二句“锦字书传青鸟使,玉箫声绕碧桃花”则进一步描绘了瑶池的美丽。诗人想象着一位青鸟使者,将一封用锦绣制成的书信传递给了天上的神仙,而那清脆悦耳的玉箫声,则在春天的桃花林上空回荡,给人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这里的“碧桃花”指的是春天盛开的桃花,它们在月光下显得更加娇艳动人。
第三句“云容窈窕谁能写,月色婵娟我欲赊”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瑶池美景的赞美。诗人想象着那云朵的形状,就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女子,美丽动人。而那皎洁的月光,也让人忍不住想要赊取一些,以期能够长久地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里的“窈窕”形容云彩轻盈飘逸,“婵娟”则是指月亮明亮圆满。
第四句“不待扁舟乘兴去,珊瑚长拂钓竿斜”则表达了诗人对瑶池美景的留恋之情。诗人没有急于离开,而是选择在这里乘兴而来,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而那些被风吹动的珊瑚,则像是在为诗人招手,让他不要离开。这里的“乘兴”表示诗人来到这里是为了寻找乐趣,而不是为了其他目的。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瑶池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超然物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