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艰难共避兵,转于贵贱见交情。
长江一水分南北,异姓两家真弟兄。
回首忽惊人世换,伤心敢负岁寒盟。
空亭花月如春梦,惟有清溪一带横。
【注释】
蔡梅:指蔡襄与梅尧臣,二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同属西昆体。二首:指两首挽诗。蔡襄(1012—1076年),字君谟,福建仙游县人,官至吏部侍郎,谥文靖。梅尧臣(1002—1060年),字圣俞,江西南昌府安福县人,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诗人,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卒谥文成。艰难:指宋真宗景德元年蔡、梅同时任翰林学士,因论事触怒英宗而罢官,二人从此失意,生活坎坷。避兵:躲避战乱。转于贵贱见交情:在地位贵贱的不同情况下仍保持着深厚的友谊。交情:朋友之间的感情。长江:指长江水,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南北:指宋朝的南、北。异姓:非本家之人,这里特指蔡、梅二人。弟兄:兄弟。回首:回头回顾。忽惊:突然感到吃惊。世人换:指世间人事的更迭变迁。换:变更。岁寒盟:指梅花耐寒的本性,比喻坚贞的友情。敢:岂敢。空亭花月:指荒凉的亭子上月光如洗,花儿也凋谢了。空:空旷;寂寞。花月:指花和月亮。春梦:春天的花开花落如同一场梦。清溪:清澈的溪流,喻指南宋的清河。一带横:像一条河流横卧在两岸之间。
赏析
蔡襄和梅尧臣都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们同属西昆体,但在政治上却屡遭挫折,仕途不顺遂。两人曾因论及朝政而得罪皇帝而被贬谪,后来虽得以重用,但政治生涯已经结束。这首诗是他们在被贬期间写的,表达了他们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当前境遇的无奈。
首句“忆昔艰难共避兵”,回忆了他们一起躲避战乱的日子。这句中的“艰难”既指当时的政治环境,也暗示了他们的个人遭遇。他们曾经一同为国效力,但在政治斗争中却遭到了排挤和打压。这句中的“避兵”指的是逃避朝廷的追捕和战争的威胁。
第二句“转于贵贱见交情”,进一步描绘了他们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的处境。他们的地位不同,但是依然保持着深厚的友谊,这是他们共同度过艰难岁月的重要原因。这一句中的“贵贱”指的是社会地位的高低,而“交情”则是指彼此之间的情谊。
第三句“长江一水分南北”,以长江为喻,形容世事的变化无常。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暗含了对他们自己命运的无奈。
第四句“异姓两家真弟兄”,进一步强调了他们之间的友情。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但却被视为真正的兄弟姐妹。这句中的“异姓”指的是非本家的姓氏,而“弟兄”则是指兄弟。这句表达了他们虽然身份地位不同,但彼此之间的情感却深厚如兄弟般。
第五句“回首忽惊人世换”,回顾了他们过去的岁月和经历。这句话中的“回首”表示回顾过去,而“忽惊”则是突然感到惊讶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他们对世事变化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他们对于未来可能再次发生类似变化的恐惧。
第六句“伤心敢负岁寒盟”,表达了他们的悲伤之情和对友情的坚守。这句话中的“伤心”表示内心的悲痛,而“敢负”则是坚决拒绝的意思。这里的“岁寒盟”指的是梅花耐寒的本性,比喻坚贞不渝的友情。这句表达了他们对友情的坚守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第七句“空亭花月如春梦”,以空亭上的花月为喻,形容眼前的景色如梦如幻。这句中的“空亭”指的是空旷的亭子,而“花月”则是指花朵和月亮。这句话表达了他们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一句“惟有清溪一道横”,以清溪为喻,形容他们的心境和人生道路。这里的“唯有”表示只有,而“清溪一道横”则是指一条清澈的溪流横卧在两岸之间。这句话表达了他们对于生活的淡然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他们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对于友情的坚守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