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帘朱箔燕为家,青草门庭只产蛙。
一树樱桃红半落,园丁愁杀雨如麻。
山村示暮春三绝句和韵
画帘朱箔燕为家,青草门庭只产蛙。
一树樱桃红半落,园丁愁杀雨如麻。
注释:在画着红色帘子的窗前燕子筑起了窝,庭院是一片青草地,只有小青蛙在鸣叫。院里有一棵樱桃花已经开了一半,花瓣已经落下一半了,而园丁却愁得如麻。
赏析: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乡村景象,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画帘朱箔燕为家,青草门庭只产蛙。
一树樱桃红半落,园丁愁杀雨如麻。
山村示暮春三绝句和韵
画帘朱箔燕为家,青草门庭只产蛙。
一树樱桃红半落,园丁愁杀雨如麻。
注释:在画着红色帘子的窗前燕子筑起了窝,庭院是一片青草地,只有小青蛙在鸣叫。院里有一棵樱桃花已经开了一半,花瓣已经落下一半了,而园丁却愁得如麻。
赏析: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乡村景象,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探春慢 和心渊己巳元夕韵 细草粘冰,疏林补雪,衰翁未觉春暖。 曝背低檐,燎衣破灶,谁识舞台歌馆。 乐事如今懒。 谢邻伴、东招西唤。 何消看试华灯,月光今夕团圆。 念昔繁华帝里,侍凤辇夜游,棚晓人散。 迓鼓方催,韵箫正美,忽被西风吹断。 簌簌梅花落,忍听得、一声羌管。 怀古伤情,泪痕湿,春衫短。 【注释】: 1. 探春慢:词牌名。2. 细草粘冰:细小的草被冰封住了。3. 疏林补雪
翻译: 题宋学古,九天玄女自言其师钟尧臣从襄城柳下老翁处得到传授。 天之九数,积阳为数,为何由九天玄女所教? 广陵亦是英勇将帅,但此术却使人迷惑,一用即错。 此术固然荒唐,然而此遇却是稀奇,值得珍惜。 珍重柳下老翁,他的仙居隐士之身未可知。 解释: - 诗中提及九天玄女,九天,指天上的九层;玄女,古代传说中的女性神明。九天玄女,可能是一个神祗或仙人,她以九天为家
【注释】 赠笔生:指赠笔人。笔,即文房四宝中的笔。杨日新:作者的朋友。“雪屋夜明寒”:指冬夜寒冷,但有雪屋的灯光。雪屋,用雪覆盖的屋子,比喻穷困潦倒。“引纸一长吁”:因贫穷而叹息。引纸,即卷轴、卷子,指书信。“贫无食肉相”:没有吃肉的钱来招待宾客。“颇悔身业儒”:对所学知识感到惭愧,觉得没有用处。“晨出生谒入,被褐而长须”:早晨起床去拜访客人,身穿粗布衣服却留长胡须。被褐,即穿破衣。长须
满江红 赠歌者 儿女多情,颇自恨、风云气少。 春梦里、莺啼燕语,瞥然惊觉。 寸寸凌波莲步稳,弯弯拭黛山眉峭。 似红云、一朵罩江梅,天然好。 舞腰细,歌喉巧。 锦茵退,梁尘绕。 更盈盈笑靥,樱唇红小。 金盏爱从心里换,玉山偏向怀中倒。 奈刘郎、前度看桃花,如今老。 注释:儿女多情,很自然地感到自己缺少像风和云一样的气势(意指抱负或才能)。在春天的梦境里,莺歌燕语,忽然惊醒,心中怅然若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浏览全诗,抓住诗句中主要表现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中的重点字词加以解释,最后对所给诗句进行简要的解说和分析即可。 “君家汴水阳,吊古游秣陵。秦淮映江月,历代几废兴。”首联“君家汴水阳,吊古游秣陵”交代了刘宗道是汴州人,来金陵游玩。“汴水”指黄河,“汴”即汴梁;“阳”指东面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减字木兰花·即席赠歌者夏奴》。 【译文】: 香肌玉润,在花前忽然听到黄莺的歌声。 移步金莲,轻转清眸踏起舞筵。 为娇无力,蜀锦缠头拚百尺。 安处奴乡,且住容山过夏凉。 【注释】: 1. 香肌玉润:形容肌肤如美玉般滋润,芳香扑鼻。 2. 流莺韵:指黄莺清脆悦耳的歌唱声。 3. 移步金莲:指轻盈地转动脚步。 4. 斜转清眸:斜着眼睛,表示妩媚。 5. 蜀锦缠头
【译文】 在双桧堂深处,想起过去那清风吹拂的日子。才过了半载,政声已经传播开来,人们都感到高兴。在鞠草圜门那里,没有纠纷和诉讼,在棠田舍下,留下了人们的爱意。如今问起循吏,有多少人?你是最突出的。明理而宽恕,廉洁而坚定。官位很容易升迁,而自身却难以退隐。苦于簿书事务的烦琐,以及米盐等琐碎事情。雁鹜自怜,群聚成队,龙猪不计子时聚会。望着美人,又向碧云西望,徒增感慨。 【赏析】 此词为送别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赠柯山夏梅月》,全诗如下: 五星配五行,占法具春秋。 参以四暗耀,不知始所由。 经纬十二辰,一国系一州。 三河即豫地,系宋复系周。 晋自居太原,卫本都帝丘。 借问益与并,古有二国不。 三晋俱属冀,韩卫不见收。 尝以扣日者,不语辄掉头。 渠未通古今,敢问儒者流。 气化互生克,躔度有迟留。 因之别贵贱,庶人与王侯。 既云命在天,何以身不修。 经籍古格言,较此殊不侔
注释: 减字木兰花慢 和心渊春雪词: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词,词人以“减字木兰花”为名,寓意着对春天的喜爱。 怪东风太早:感叹春风来得太早了。 未灯夕放琼花:没有等到天黑,就放起了琼花(指烟花)。 是何处瑶姬:是哪里的仙女在欣赏这美景呢? 来看玉树,光彩交加:仙女们来到玉树前,欣赏它光彩交加的美丽景象。 野人但知三白:只知道有三样东西值得高兴,分别是:酒、茶、水。 喜新年、天意荐休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赠柯山夏梅月》。以下是对每句诗的逐条释义以及赏析: 1. 贪淫屏月孛,凶恶驱罗㬋。 - 注释:这里用“贪淫”和“凶恶”来形容月亮,暗示月亮的变幻无常和阴晴圆缺。 - 赏析: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变化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世事无常的无奈。 2. 仁贤迭生旺,憸邪永休囚。 - 注释:这里“仁贤”指的是正直善良的人,“憸邪”是指邪恶的人。 - 赏析
注释: 樵夫拾柴,不怕老虎的袭击,隔溪远望,犹如隔着迷雾。 鹧鸪鸟声在柘冈西边传来,夕阳下,他腰挂镰刀,下山回家。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风光图。首句“樵儿拾柴不畏虎”,展现了樵夫们勤劳朴实的形象。他们不怕危险,勇往直前,用自己的双手为家庭创造着美好的生活。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樵夫们的勇敢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第二句“隔溪看花如隔雾”,则描绘了一幅迷人的山水画面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诗句:樵儿拾樵不畏虎,隔溪看花如隔雾。 - 译文:孩子们不怕老虎,隔着小溪欣赏花朵好像被迷雾遮住了一样。 - 解析:这里描绘了一幅和谐宁静的乡村景象,孩子们在山中拾柴,而远处的花海则像被迷雾遮掩,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2. 诗句:鹧鸪声在柘岗西,落日腰镰下山去。 - 译文:鹧鸪在柘岗西边鸣叫,夕阳下人们挥舞着镰刀下山去了。 - 赏析:这句诗通过声音和动作的描写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基础上,结合写作手法进行分析鉴赏即可。“己巳新春”“零落墙阴人不问”,这两句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交代出诗人在京城的所见所感,同时表明诗人心情的孤寂落寞。从全诗来看,诗人以景抒情,借景寓志,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留恋之情。 【答案】 译文:每到新年春天,柳枝最先发芽,接着是百花次第开放
诸生和韵复吟三绝 荒城戍卒打残更,道上无人天未明。 一似衔枚蔡州去,只无鹅鸭混军声。 译文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月夜闻歌》中的一部分。诗中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荒城戍卒打残更”,描绘了一个荒废的城市,守城的士兵们还在打更,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这一句中,“荒城”、“戍卒”等关键词都强调了战争的荒凉和残酷。 第二句“道上无人天未明”
【注释】 诸生:指在座各位读书人。和韵:即用别人诗词的韵脚和诗,并吟咏。复吟:再次吟咏。三绝:这里指《离骚》,《楚辞》中的名篇。猿啾鬼哭杳冥冥:猿啼鬼哭声一片,幽深昏暗。吊独醒:哀叹独自清醒的人。歌罢离骚心正苦:歌声未落,已觉心中苦闷。疏棂:稀疏的窗户。 【赏析】 此为酬唱之作。酬唱是古代文人间的一种交往方式,即一人作诗,众友和之。本诗是诗人在宴会上应众人之请所作,故题曰“诸生和韵复吟”
【注释】 诸生:古代学校学生。和韵:《诗经》中《国风·齐风·著》有“好是采葑,不好夷田”句。《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争,民失作业而大饥馑,黎民未济……于是天子患元元之困,连年亡天下之狱,县官大空,钱多乏用,而民不聊生……”。后因称读书人及学者为诸生。吟:朗诵。三绝:指诗、画、书三种艺术的杰作。爇(ruò):烧。香:香料。残灰:指炉中的余烬。残火。夜正深:夜已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