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君散髻抱婴儿,底事移家不皱眉。
有句曾嘲穷处士,四婆元自解吟诗。
【注释】
细君:古时妇女的自称。散髻:梳散发髻。婴儿:指婴儿。底事:何事。移家:迁居他乡。不皱眉:面带微笑。有句:即“有诗”。曾:曾经。嘲:讥笑。处士:隐居山林的人。解:懂得。吟诗:吟咏诗歌。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妻子的劝慰,表现了夫妻恩爱的深厚感情。
开头两句是说:你(细君)散开头发抱起婴儿,为什么搬家却面带微笑呢?这里用“散发”来描写“髻”(古时妇女发髻的一种形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妻子的情态。“散发”,是说妻子没有像古代妇人那样把头发梳成云鬓高髻。“抱婴儿”,则表明妻子此时正抱着刚出生的婴儿。这两句是说,你散开头发抱起婴儿来了,为什么搬家面带微笑呢?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妻子的神态刻画得栩栩如生。
第三句是说,有句曾经讥笑过那个隐居的处士,而你们夫妻俩却懂得吟咏诗歌,真是天壤之别啊!“曾”,是“曾经”的意思。“有句曾嘲”,是指诗人以前曾在友人面前嘲笑过一个隐居的处士。这个处士在世人看来是个穷困潦倒、与世无争的人,但他却喜欢吟诗作赋,写诗作文,自命清高,不屑于世俗的名利。诗人以“曾嘲”二字来讥刺这位处士,意在表达自己和妻子对处士的鄙弃态度。“四婆元自解吟诗”,是说那四个婆婆(或称妻妾)也都会吟诵诗歌,懂得吟诗。“四婆”,即四位妻妾。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的妻子和妻妾们都懂得吟诗,懂得欣赏诗歌之美。诗人以“解”字来形容妻妾们的这种本领,说明她们都是才女。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它表达了诗人对妻妾们赞美和歌颂的感情。
这首诗语言通俗易懂,但含义深刻,富有哲理性。它告诉我们:只有真正了解生活的人,才能领悟生活的真谛并为之歌唱。《移居图二首》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