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桃源是隐民,神仙幻景即非真。
如何谷口渔舟路,不许人间再问津。
【注释】江阴:今江苏南京。桃源图:即桃花源图,传说中避世的仙境。方圆尺许:大约方圆一尺左右。宫室人物:指图中所绘的房屋和人物。针粟:细小如针尖。可数:可以一一数出。仙宿民家:神仙居住在百姓家中。桶板:刻制木版画的工具。一夕:一夜之间。“一日”或“一时”。遁去:逃之夭夭。友人以本遗余:朋友送给我这幅画。戏题二绝:即作两首诗题在画上。二绝:指《江阴有桃源图》诗题和《桃源图》诗题。
【赏析】
这首七绝描写了一幅美丽的桃源图(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此诗是诗人在友人送来一幅桃源图后,戏为题咏之作。
“人说桃源是隐民,神仙幻景即非真。”第一句写桃源图的来历。相传晋太元中,武陵人渔人向秀等偶入山,见林尽处有茅屋,便投止其中,闻人语声。经询问才知是武陵太守张公。他们与张公共饮,不觉日暮。于是乘船而归,沿溪行至一处,两岸青山绿水环绕,夹岸数十步的地方,有小溪流过,溪中有块大洲,洲上有一座房子,四周被竹子环绕,竹篱下有一块石头,上面有一块横木,上面放着一张琴,还有一架书,书旁边有一杯酒。他们问张公,这是什么地方?张公说是武陵人的桃源地,他们在这里居住了几十年。张公死后,就再也没有人见过他们出来。
第二句写桃源图的内容。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桃花林深处,有一片幽静、美丽的土地,四面环水,中间有一个村庄。村庄里有房屋、树木、竹林、池塘、小溪、石头、琴、书和酒。这里没有战乱,没有贫困,没有疾病,没有死亡,只有和平、快乐和幸福。
第三句“如何谷口渔舟路,不许人间再问津”,写桃源图的景色。在桃花林深处,有一条小溪穿过。溪边有一座桥梁,桥下有一条小路。这条路通向一个村庄。这个村庄里有许多房屋和树木,还有许多竹林、池塘和小溪。这里没有战争,没有贫穷,也没有疾病和死亡。这里只有和谐、幸福和美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