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成鼓尽三更,灯射斋窗一黍明。
窗下有人动不寐,隔墙独听读书声。
【注释】
城楼:指官署。成鼓:报时的更鼓声。尽三更:到三更天。灯射斋窗:灯光从斋室的窗户里射进来,照得窗上如同白昼一般。一黍明:形容灯光微弱如米粒。
不寐:失眠。
隔墙:隔壁。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深夜听到邻家读书声音的情景,表现了他对邻居读书人的赞赏和羡慕之情。
首句“城楼成鼓尽三更”,描绘的是深夜时分,城楼上传来了报时的声音,已经到三更天了。这两句写出了深夜的寂静氛围,也为后一句的描写做了铺垫。
第二句“灯射斋窗一黍明”,是说斋室里的灯光透过窗户投射出来,形成了一片明亮的影子。这里的“一黍明”形象地描绘出灯光微弱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这种安静而美好的夜晚的珍视。
第三、四句“窗下有人动不寐,隔墙独听读书声”,进一步描绘出了诗人听到读书声音的情景。这句诗中,“不寐”二字写出了诗人因听到读书声音而产生的失眠之感;“独听”二字则写出了诗人独自听到读书声音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深夜听到邻家读书声音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于邻居读书人的赞赏和羡慕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