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征帆浅渚边,何时樽酒落花前。
白云绕舍归心切,不为春林听杜鹃。
注释:今晚的征船停在浅水中的小洲旁,我何时才能在落花前与你共饮?
你回到白云围绕的小屋,归心更加迫切,不是为了春林中杜鹃的哀鸣。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今夜”二字点明时间是今夜,而“征帆”则表明了去向。次句写离席的时间。第三、四句写别后的思念之情,“归心切”三字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恋和眷念之情。尾联以景结情,既写出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又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今夜征帆浅渚边,何时樽酒落花前。
白云绕舍归心切,不为春林听杜鹃。
注释:今晚的征船停在浅水中的小洲旁,我何时才能在落花前与你共饮?
你回到白云围绕的小屋,归心更加迫切,不是为了春林中杜鹃的哀鸣。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今夜”二字点明时间是今夜,而“征帆”则表明了去向。次句写离席的时间。第三、四句写别后的思念之情,“归心切”三字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恋和眷念之情。尾联以景结情,既写出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又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探春慢 和心渊己巳元夕韵 细草粘冰,疏林补雪,衰翁未觉春暖。 曝背低檐,燎衣破灶,谁识舞台歌馆。 乐事如今懒。 谢邻伴、东招西唤。 何消看试华灯,月光今夕团圆。 念昔繁华帝里,侍凤辇夜游,棚晓人散。 迓鼓方催,韵箫正美,忽被西风吹断。 簌簌梅花落,忍听得、一声羌管。 怀古伤情,泪痕湿,春衫短。 【注释】: 1. 探春慢:词牌名。2. 细草粘冰:细小的草被冰封住了。3. 疏林补雪
翻译: 题宋学古,九天玄女自言其师钟尧臣从襄城柳下老翁处得到传授。 天之九数,积阳为数,为何由九天玄女所教? 广陵亦是英勇将帅,但此术却使人迷惑,一用即错。 此术固然荒唐,然而此遇却是稀奇,值得珍惜。 珍重柳下老翁,他的仙居隐士之身未可知。 解释: - 诗中提及九天玄女,九天,指天上的九层;玄女,古代传说中的女性神明。九天玄女,可能是一个神祗或仙人,她以九天为家
【注释】 赠笔生:指赠笔人。笔,即文房四宝中的笔。杨日新:作者的朋友。“雪屋夜明寒”:指冬夜寒冷,但有雪屋的灯光。雪屋,用雪覆盖的屋子,比喻穷困潦倒。“引纸一长吁”:因贫穷而叹息。引纸,即卷轴、卷子,指书信。“贫无食肉相”:没有吃肉的钱来招待宾客。“颇悔身业儒”:对所学知识感到惭愧,觉得没有用处。“晨出生谒入,被褐而长须”:早晨起床去拜访客人,身穿粗布衣服却留长胡须。被褐,即穿破衣。长须
满江红 赠歌者 儿女多情,颇自恨、风云气少。 春梦里、莺啼燕语,瞥然惊觉。 寸寸凌波莲步稳,弯弯拭黛山眉峭。 似红云、一朵罩江梅,天然好。 舞腰细,歌喉巧。 锦茵退,梁尘绕。 更盈盈笑靥,樱唇红小。 金盏爱从心里换,玉山偏向怀中倒。 奈刘郎、前度看桃花,如今老。 注释:儿女多情,很自然地感到自己缺少像风和云一样的气势(意指抱负或才能)。在春天的梦境里,莺歌燕语,忽然惊醒,心中怅然若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浏览全诗,抓住诗句中主要表现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中的重点字词加以解释,最后对所给诗句进行简要的解说和分析即可。 “君家汴水阳,吊古游秣陵。秦淮映江月,历代几废兴。”首联“君家汴水阳,吊古游秣陵”交代了刘宗道是汴州人,来金陵游玩。“汴水”指黄河,“汴”即汴梁;“阳”指东面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减字木兰花·即席赠歌者夏奴》。 【译文】: 香肌玉润,在花前忽然听到黄莺的歌声。 移步金莲,轻转清眸踏起舞筵。 为娇无力,蜀锦缠头拚百尺。 安处奴乡,且住容山过夏凉。 【注释】: 1. 香肌玉润:形容肌肤如美玉般滋润,芳香扑鼻。 2. 流莺韵:指黄莺清脆悦耳的歌唱声。 3. 移步金莲:指轻盈地转动脚步。 4. 斜转清眸:斜着眼睛,表示妩媚。 5. 蜀锦缠头
【译文】 在双桧堂深处,想起过去那清风吹拂的日子。才过了半载,政声已经传播开来,人们都感到高兴。在鞠草圜门那里,没有纠纷和诉讼,在棠田舍下,留下了人们的爱意。如今问起循吏,有多少人?你是最突出的。明理而宽恕,廉洁而坚定。官位很容易升迁,而自身却难以退隐。苦于簿书事务的烦琐,以及米盐等琐碎事情。雁鹜自怜,群聚成队,龙猪不计子时聚会。望着美人,又向碧云西望,徒增感慨。 【赏析】 此词为送别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赠柯山夏梅月》,全诗如下: 五星配五行,占法具春秋。 参以四暗耀,不知始所由。 经纬十二辰,一国系一州。 三河即豫地,系宋复系周。 晋自居太原,卫本都帝丘。 借问益与并,古有二国不。 三晋俱属冀,韩卫不见收。 尝以扣日者,不语辄掉头。 渠未通古今,敢问儒者流。 气化互生克,躔度有迟留。 因之别贵贱,庶人与王侯。 既云命在天,何以身不修。 经籍古格言,较此殊不侔
注释: 减字木兰花慢 和心渊春雪词: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词,词人以“减字木兰花”为名,寓意着对春天的喜爱。 怪东风太早:感叹春风来得太早了。 未灯夕放琼花:没有等到天黑,就放起了琼花(指烟花)。 是何处瑶姬:是哪里的仙女在欣赏这美景呢? 来看玉树,光彩交加:仙女们来到玉树前,欣赏它光彩交加的美丽景象。 野人但知三白:只知道有三样东西值得高兴,分别是:酒、茶、水。 喜新年、天意荐休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并结合重点诗句进行分析。 本词上片写一位佳人,其姿容秀美,仪态万方。“双鬟耸翠”,以美人的发髻为喻,形容她头戴金簪的发髻高耸如山。“低护金莲裙窣地”,写她的裙裾拖地,低垂而柔婉。下片描写这位佳人的歌声,以及她面对景致时的豪迈情怀和不羁之态。“歌声梁绕”句
【注释】: 和张仲实绝句四首:指与朋友张仲实的酬答之作。绝句,一种诗体,每首四句。此诗作于元丰二年(1079年)九月。 十年讲席坐无毡:意谓十年来没有坐垫,形容生活清贫,教书不图名利。坐无毡,意谓十年来没有坐垫。 尽把行藏付与天:意谓将一切行踪都交给上天安排。尽,完全、都;行藏,行迹,即行为、行踪。 策马已甘之反后:意谓骑马回返,已经觉得甘心,不再留恋。甘,安于;反,同“返”,返回。
绝句四首,陆文圭(墙东先生) 诗句翻译: 兀坐书林闭董帷,时寻佳句写乌丝。 儿时论语今忘却,且让安昌作帝师。 注释译文: 1. 兀坐书林闭董帷,时寻佳句写乌丝。 兀坐:静坐,专心致志的样子。书林:书房或图书之林,这里指书籍。董帷:帷幕,用来遮蔽光线的布。乌丝:古代一种写字用的黑色墨条。这句话表达的是陆文奎静坐在书房中,专心研究文字,寻找优美的句子来书写。 2. 儿时论语今忘却,且让安昌作帝师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此题要求分析“料得知心有寒月,不消重雾与轻烟”这两句诗的含义和作用,作答时要结合全诗的内容来分析。“料得知心有寒月”,意思是料想你内心一定很清冷,就像那冬日里皎洁的明月一样。“不消重雾与轻烟”意思是不必为重重迷雾和轻飘的烟雾所困扰了。诗人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写给好友仲实的。全诗分为三部分,每句都有相应的注释。 第一句“手拈花草弄春愁”表达了陆游在春天时的心情。他拿起手中的花草,仿佛在玩弄春天的忧愁。这句诗通过动作描写,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季节更替的感慨。 第二句“儿女安知稼穑秋”则转向了对农事生活的描述。这里用“稼穑”一词指代农民耕作,而“儿女”则指的是自己的子女。陆游认为儿女们是无法理解农人的辛勤付出和收获的喜悦的
【注释】: 江上:指江南。暮云生:春天的傍晚,天边的云彩开始聚集。 故城:指长安。回首:回头看。离:离别。 应无分:没有缘分,指命运不济。 诸君:诸位友人。 取次看:随意观赏。 赏析: 这首诗写春日送别好友,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和依依不舍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流畅,意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第一句“江上春云生暮寒”,描写了春去冬来之际的景象,暗示着诗人与朋友分别的时间已经不远
【解析】 1. 绝句:是四句为一首,每句五言的古诗。留别:分别时赠与友人;善之:指李善之。仲实:指李仲实。松涧云:指李松、赵云。仲无逸四首:指李仲无逸写的《留别善之仲实》诗中的四首诗(“松涧”“云”字是题中作者的名字)。2. 注释及译文:第一句说,老桧树不管春天来与去,只管自己荣枯。第二句说,好花开放了又凋谢了,只经过十天光景。三、四两句说,不要拿你的文采和才华来夸耀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