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雏已饱毒手,反顾又欲其馀。
大贪得陇望蜀,小贪取熊兼鱼。
注释:一只雏鹰已经吃饱了,又回过头来想要其它的。大贪心的人,得到陇地还想着蜀地;小贪心的人,得到熊还贪图鱼。
赏析:这首七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只雏鹰正在捕食雀儿,它已经吃饱了,但还想继续捕食。而大贪心的人,得到陇地后还想得到蜀地;小贪心的人,得到熊后还想得到鱼。这首诗用雏鹰来比喻那些贪得无厌的人,通过描绘它们贪婪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贪婪行为的不满和谴责之情。
一雏已饱毒手,反顾又欲其馀。
大贪得陇望蜀,小贪取熊兼鱼。
注释:一只雏鹰已经吃饱了,又回过头来想要其它的。大贪心的人,得到陇地还想着蜀地;小贪心的人,得到熊还贪图鱼。
赏析:这首七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只雏鹰正在捕食雀儿,它已经吃饱了,但还想继续捕食。而大贪心的人,得到陇地后还想得到蜀地;小贪心的人,得到熊后还想得到鱼。这首诗用雏鹰来比喻那些贪得无厌的人,通过描绘它们贪婪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贪婪行为的不满和谴责之情。
探春慢 和心渊己巳元夕韵 细草粘冰,疏林补雪,衰翁未觉春暖。 曝背低檐,燎衣破灶,谁识舞台歌馆。 乐事如今懒。 谢邻伴、东招西唤。 何消看试华灯,月光今夕团圆。 念昔繁华帝里,侍凤辇夜游,棚晓人散。 迓鼓方催,韵箫正美,忽被西风吹断。 簌簌梅花落,忍听得、一声羌管。 怀古伤情,泪痕湿,春衫短。 【注释】: 1. 探春慢:词牌名。2. 细草粘冰:细小的草被冰封住了。3. 疏林补雪
翻译: 题宋学古,九天玄女自言其师钟尧臣从襄城柳下老翁处得到传授。 天之九数,积阳为数,为何由九天玄女所教? 广陵亦是英勇将帅,但此术却使人迷惑,一用即错。 此术固然荒唐,然而此遇却是稀奇,值得珍惜。 珍重柳下老翁,他的仙居隐士之身未可知。 解释: - 诗中提及九天玄女,九天,指天上的九层;玄女,古代传说中的女性神明。九天玄女,可能是一个神祗或仙人,她以九天为家
【注释】 赠笔生:指赠笔人。笔,即文房四宝中的笔。杨日新:作者的朋友。“雪屋夜明寒”:指冬夜寒冷,但有雪屋的灯光。雪屋,用雪覆盖的屋子,比喻穷困潦倒。“引纸一长吁”:因贫穷而叹息。引纸,即卷轴、卷子,指书信。“贫无食肉相”:没有吃肉的钱来招待宾客。“颇悔身业儒”:对所学知识感到惭愧,觉得没有用处。“晨出生谒入,被褐而长须”:早晨起床去拜访客人,身穿粗布衣服却留长胡须。被褐,即穿破衣。长须
满江红 赠歌者 儿女多情,颇自恨、风云气少。 春梦里、莺啼燕语,瞥然惊觉。 寸寸凌波莲步稳,弯弯拭黛山眉峭。 似红云、一朵罩江梅,天然好。 舞腰细,歌喉巧。 锦茵退,梁尘绕。 更盈盈笑靥,樱唇红小。 金盏爱从心里换,玉山偏向怀中倒。 奈刘郎、前度看桃花,如今老。 注释:儿女多情,很自然地感到自己缺少像风和云一样的气势(意指抱负或才能)。在春天的梦境里,莺歌燕语,忽然惊醒,心中怅然若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浏览全诗,抓住诗句中主要表现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中的重点字词加以解释,最后对所给诗句进行简要的解说和分析即可。 “君家汴水阳,吊古游秣陵。秦淮映江月,历代几废兴。”首联“君家汴水阳,吊古游秣陵”交代了刘宗道是汴州人,来金陵游玩。“汴水”指黄河,“汴”即汴梁;“阳”指东面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减字木兰花·即席赠歌者夏奴》。 【译文】: 香肌玉润,在花前忽然听到黄莺的歌声。 移步金莲,轻转清眸踏起舞筵。 为娇无力,蜀锦缠头拚百尺。 安处奴乡,且住容山过夏凉。 【注释】: 1. 香肌玉润:形容肌肤如美玉般滋润,芳香扑鼻。 2. 流莺韵:指黄莺清脆悦耳的歌唱声。 3. 移步金莲:指轻盈地转动脚步。 4. 斜转清眸:斜着眼睛,表示妩媚。 5. 蜀锦缠头
【译文】 在双桧堂深处,想起过去那清风吹拂的日子。才过了半载,政声已经传播开来,人们都感到高兴。在鞠草圜门那里,没有纠纷和诉讼,在棠田舍下,留下了人们的爱意。如今问起循吏,有多少人?你是最突出的。明理而宽恕,廉洁而坚定。官位很容易升迁,而自身却难以退隐。苦于簿书事务的烦琐,以及米盐等琐碎事情。雁鹜自怜,群聚成队,龙猪不计子时聚会。望着美人,又向碧云西望,徒增感慨。 【赏析】 此词为送别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赠柯山夏梅月》,全诗如下: 五星配五行,占法具春秋。 参以四暗耀,不知始所由。 经纬十二辰,一国系一州。 三河即豫地,系宋复系周。 晋自居太原,卫本都帝丘。 借问益与并,古有二国不。 三晋俱属冀,韩卫不见收。 尝以扣日者,不语辄掉头。 渠未通古今,敢问儒者流。 气化互生克,躔度有迟留。 因之别贵贱,庶人与王侯。 既云命在天,何以身不修。 经籍古格言,较此殊不侔
注释: 减字木兰花慢 和心渊春雪词: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词,词人以“减字木兰花”为名,寓意着对春天的喜爱。 怪东风太早:感叹春风来得太早了。 未灯夕放琼花:没有等到天黑,就放起了琼花(指烟花)。 是何处瑶姬:是哪里的仙女在欣赏这美景呢? 来看玉树,光彩交加:仙女们来到玉树前,欣赏它光彩交加的美丽景象。 野人但知三白:只知道有三样东西值得高兴,分别是:酒、茶、水。 喜新年、天意荐休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中心思想,并结合重点诗句进行分析。 本词上片写一位佳人,其姿容秀美,仪态万方。“双鬟耸翠”,以美人的发髻为喻,形容她头戴金簪的发髻高耸如山。“低护金莲裙窣地”,写她的裙裾拖地,低垂而柔婉。下片描写这位佳人的歌声,以及她面对景致时的豪迈情怀和不羁之态。“歌声梁绕”句
王黄华山水小景二首 此纸无脂粉气,之子有山水淫。 当时以意摸写,今我以目登临。 注释:这纸上没有脂粉气息,但是有山水之美。当时我用心意去描绘它,现在我要通过眼睛来欣赏它。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赞美的笔调,描绘了宣纸的质地、色泽及艺术效果。宣纸,又称“宣头”、“皮面”等,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和审美特征的中国书画纸张。宣纸的质地细腻,色泽洁白,吸墨性强,不易老化,耐久性好。它的艺术效果是
注释与赏析: 1. 试问沧洲渔叟,长松山崦谁家。 - “沧洲”指的是广阔的湖泊或江河,“渔叟”则是指一位老渔夫。这句诗通过询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渔夫的好奇和对渔村生活的向往。长松山崦则是描述一处风景优美的地点,可能是一座山脚下的树林。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与世隔绝的闲适生活。 2. 终日拿舟不语,江风吹老芦花。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湖上划船一整天的情景。他静静地坐着,不说话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关门十日风雨 - 描述诗人在一段时间内闭门不出,期间遭受连绵的风雨。 - 注释: 关门表示闭门不出,十日指时间长度,风雨是自然现象。 2. 神游湘浦峡川 - 通过想象或梦境中游览了湘江之畔和峡谷之间的景象。 - 注释: 神游表示心灵上的旅行或想象中的游览,湘浦和峡川分别是地名,指湖南的湘江和三峡。 3. 树影分开草店 - 描述了树木的影子将一家小店铺分隔开的景象。
【注释】死:这里指飞鸟。命:指生命。判:分开,分离。须臾:片刻,一会儿。去:飞走,离开。一:单数代词。不得去:即“不得而去”,不能离开。两三竹叶:指几只小鸟。丛:聚集在一起。被驱:受到驱逐。复向何处:又回到什么地方。 译文:生与死是瞬间的事,一旦决定就要立即离去,不能迟疑。两只小鸟在竹叶间飞舞,它们被迫飞散,不知道该飞到哪里去。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一只鹰追捕小鸟的场面,寓意人生的短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题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要求考生赏析诗歌的语言。“陇上”句意为:陇上的田野已经耕耘了,但人又劳累得筋疲力尽了。陇是山名,在今甘肃省境内。耕陇即在陇上耕种。这一句写出了诗人的辛苦劳作。“归坐茅斋展卷”,归坐:回到自己的住处坐下;展卷:展开书卷阅读。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田间劳作后
【注释】 死生命判须叟:指人的生命,是生是死,是命定的。须叟,指须老翁。一去一不得去:指一去不复还。两三竹叶成业:指两三片竹叶就完成了事业,指事业有成。被舛(cuán)复向何处:指遭受挫折后无处诉说。 【赏析】 此诗写一位须老翁的遭遇和感慨。开头二句说:“死生命判须叟,一去一不得去。”意思是说,人的生死由天安排,老人去了,再也不能回来了,因此“一去一不得去”。三四句是说,老人已经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