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船曾系柳边桥,歌舞升平乐意饶。
事去却怜桥畔柳,春来犹学舞儿腰。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作答时,首先读懂全诗,然后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如本诗中“事去却怜桥畔柳”,意思是说自从国家大事已了,就更加怜惜这桥边的垂柳。据此可分析出诗人此时内心的感慨;再如“春来犹学舞儿腰”,可分析出诗人此时内心的喜悦。最后将诗句与译文进行对照,注意注释的提示。

【答案】

画船曾系柳边桥,歌舞升平乐意饶。事去却怜桥畔柳,春来犹学舞儿腰。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柳树的描绘,抒发自己对国难结束的欣喜之情。

首联点明题旨,以景起兴,用一“曾”字,表明自己曾经在此处乘船,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柳边”一词,既点明了位置,又暗含了诗人对柳树的喜爱。

颔联写诗人离开后,柳树依然生长,依旧生机勃勃。诗人看到柳枝随风而动,不禁想起了自己在国家大难初除之际,也曾有过一番喜悦的心情,于是发出了“事去却怜桥畔柳”的感叹。

颈联进一步展开联想,从眼前的垂柳联想到春天里那舞姿优美的杨柳。诗人看到柳条在春风中摇曳,情不自禁地把柳枝比作是舞动着的姑娘,从而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尾联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心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