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风吹长松,石路秋影薄。
下有寻幽人,支筇注林壑。
良朋眇何许,杂树森草阁。
画师发深机,笔底气参错。
我昔事扁舟,颇识山水乐。
于今日月驶,此景亦萧索。
愧乏买山资,老负宿昔诺。
展卷令人嗟,高歌激寥廓。

【注释】

  1. 溪风:指微风吹拂。长松:古松。寻幽人:寻找幽静地方的人。支筇:拄着竹杖。注:通“注”,流注、注入。林壑:山林的幽深之处。良朋:好的朋友。眇何许:何处能找得到。杂树:参差分布的树木。森:茂密。草阁:指茅草搭成的房屋。
  2. 发深机:打开深奥的画法。笔底气参错:用笔法和气韵交织在一起,显得错落有致。我昔:我从前。事:从事于。扁舟:小舟。识:了解。山水乐:欣赏山水的乐趣。月驶:明月运行。萧索:萧条冷落的样子。
  3. 愧乏:惭愧缺乏。买山资:购买山地产钱。负:辜负、违背。宿昔诺:以前曾立下的承诺。展卷令人嗟:展开画卷让人感叹不已。高歌激寥廓:放声歌唱激励空旷无际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题图诗,描绘了作者游览友人的山水图景,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描写了诗人在秋日的溪边吹过一阵清凉的秋风,吹动着苍劲的长松。石路上的阴影被秋风吹得越来越薄。下有一个人正在寻访幽静的地方,他拄着一根竹子做的手杖,一路流连于林壑之间。这两句通过写景,表现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之情。
    颔联描述了那个寻访幽静的人,他到哪里去找呢?只见杂树丛生,茅草屋舍掩映其中。这两句进一步衬托出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颈联写出诗人曾经在朋友那里度过的美好时光,那时的山水风光让他感到快乐;如今却只能看着月亮在夜空中运行,心情变得萧瑟而失落。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无奈。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报答朋友的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不能实现承诺的悔恨之情。结尾处,诗人将画卷展开,让观者为之赞叹不已;同时他放声歌唱,激励那些空旷无际的景色。这两句既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又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