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每独往,问讯西隐楼。
清阴蔼乔木,天风忽凉秋。
归舟溯平湖,遥见仰山月。
月色如德人,万古光不灭。
素练不盈尺,写此千里心。
欲知相忆不,明月是知音。
【注释】
- 南山:指终南山。
- 西隐楼:指终南山中隐者居住的西楼。
- 清阴:指山中清凉的树木。
- 天风:指秋风。
- 平湖:指平静的湖水。
- 仰山月:指仰山中的明月。
- 德人:指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 素练:白色的绸绢。
- 写此:以白绸绢写此诗。
-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的人。
【赏析】
此为寄给终南隐者的作品。全诗以“月”为中心意象,借咏月抒怀,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知己的思念之情。
首联“南山每独往,问讯西隐楼。”描绘了作者独自前往终南山,寻找西隐楼的情景。这里的“问讯”并非简单的询问,而是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西隐楼在终南山中,是诗人心中的圣地,是他寄托情感、寻求心灵慰藉的地方。通过这两句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是多么强烈。
颔联“清阴蔼乔木,天风忽凉秋。”进一步描绘了终南山中的景色,清阴(清凉的树叶)覆盖着高大的树木,秋风忽然吹来,带来了一丝凉意。这里的“乔木”指的是高大的树木,而“天风”则是指秋季的秋风。通过对这两句诗的描绘,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处位置的自然环境之美,还能够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颈联“归舟溯平湖,遥见仰山月。”描述了诗人乘船回乡的情景,他逆着水流而上,来到了平湖之上。在这里,他远远地看到了终南山中月亮的光辉。这里的“仰山”指的是终南山,而“月”则是诗人心中的象征。通过这两句诗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是多么迫切。
尾联“月色如德人,万古光不灭。”进一步赞美了月亮的美丽与永恒。这里的“德人”指的是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而“万古光不灭”则是指月亮的光芒永远不会消失。通过这两句诗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月亮的赞美之情是多么深厚。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知己的思念之情。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来看待自然与人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