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不患贫,贞女不事媚。
静知春事佳,老觉世味熟。
古交山上松,今交陌上花。
某丘有树犹堪宿,何处无鱼可疗饥。
瘦梅喜浸古罍盎,老态怕著新衣裳。
译文:
有识之士不担心贫穷,贞洁女子不刻意媚俗。
静心知晓春意盎然,岁月让人对世间的繁华和琐碎更加敏感。
古交山上的松树依然苍劲,而今交陌上的花却是匆匆过客。
某丘上仍有老树可以栖身,何处没有鱼儿可以充饥?
瘦小的梅花喜欢浸在古老的酒器之中,而人到了晚年就害怕穿上新衣。
注释:
- 达人:有见识的人。
- 贞女:指贞节的女子。
- 静知:静心体察。
- 事媚:追求取悦他人。
- 古交山:指高远、清高的山,象征品格高尚之人。
- 今交陌:现在的社会,指世俗之事。
- 某丘:某个地方(或指自己)。
- 古罍盎(léi’ǎnɡ):古代的瓦罐。
- 病著:生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人生哲理和自然美景的赞美诗。通过对四季变化和个人感悟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刻思考。
首句“达人不患贫,贞女不事媚”表达了诗人对有见识之人的看法,认为他们不会因为贫穷而感到忧虑,也不会因为追求取悦他人而失去自己的本性。这是一种对独立人格和内在价值的肯定。
接下来的句子“静知春事佳,老觉世味熟”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他认为,只有静下心来才能真正理解春天的美好,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世间的繁华和琐碎也变得越发敏感。这种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经历的总结,使诗歌充满了哲理性。
“古交山上松,今交陌上花”通过对比古今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他认为,无论是古代的高洁之士还是现代的世俗之人,都在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形象和角色。这种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最后两句“某丘有树犹堪宿,何处无鱼可疗饥”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描写。他认为,在某个地方仍有大树可以休息,而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找到鱼来充饥。这是一种对自然环境和物质条件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瘦梅喜浸古罍盎,老态怕著新衣裳”则通过对比瘦弱的梅花和年迈的人,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赞美。他认为,即使是瘦小的梅花也能浸入古人的酒杯,而人到了晚年则害怕穿上新衣。这既是一种对生命状态的观察,也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