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汝南台去,栖迟两见春。
鼓鼙江上月,烽火海边尘。
衰病全非昔,传闻总不真。
近知更大将,旗帜一时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赏析”等,然后结合注释和相关诗句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题目,一般要从手法、表现的景物形象特点以及表达的情感这几方面入手分析作答。

①“忆侄景”:怀念侄子李景。侄是李景的儿子,字景。景字景云,唐朝名将,曾官左龙武大将军。

②首联:“自汝南台去,栖迟两见春。”从汝南台到荆州,两年间两次度过春天。

③颔联:“鼓鼙江上月,烽火海边尘。”鼓鼙在江上,明月照海疆。

④颈联:“衰病全非昔,传闻总不真。”我已是年老多病之人,但听说的消息却不是真实的。

⑤尾联:“近知更大将,旗帜一时新。”近来知道要派更大的将领了。

⑥赏析: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流寓荆楚期间。前四句回忆往昔,追忆当年在汝南台与侄景同游赏春景的情景,流露出诗人对侄景的思念及对自己年老多病的感慨。后四句写目前,表达了诗人对于时政的不满,也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全诗以忆旧伤今为主调,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壮志未酬之叹。

【答案】

【译文】

自从汝南台离开以来,又度过了两个春天。鼓鼙映在江面上月光下,战火硝烟弥漫着海边。自己已年迈多病,听到的

消息都不像是真的。近来得知要派遣大将在边镇。

【注释】

汝南:指汉末汝南郡治所陈县(今河南淮阳),这里指汝南台。

台:州郡长官的治所或行署。

两见春:经过两年。

鼓鼙:古代军中用的大鼓和小鼙。

江上月:指长江上的月光。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用的烟火,此泛指战争。

衰病:衰弱多病。

传闻:听来的、道听途说的话。

更大将:指朝廷任命的更大的将军。

旗帜:军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