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丧乱后,消息竟何如?
日望平安信,空传报捷书。
壮心徒感激,老泪独欷歔。
坐对垂杨晚,行人江上疏。

【注释】

东吴:泛指江南地区,因三国时期孙权定都于此而得名。后泛指南朝、东晋等地。丧乱:战乱。消息:消息传来。竟何如:到底怎么样?报捷书:胜利的消息。壮心:豪情壮志。老泪:年老时因悲伤而流泪。坐对:端坐面对。垂杨:柳树。疏:稀疏。

【赏析】

《春晚书怀二首》是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诗作。陆游在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冬被召为成都通判,次年春又调任严州(今浙江建德)知州。他于绍兴二十五年(1155)离开家乡后,一直过着漂泊无依的生活,至六十六岁才回到故乡山阴。此诗作于作者归乡之后。诗中抒发了作者晚年流离失所,思家念友之情。全诗感情真挚,意境苍凉,语言平易浅近,明白如话。

“东吴丧乱后,消息竟何如?”起句写诗人归乡后的心情与感慨。诗人由“东吴”二字想到自己早年也曾随军南征,如今却只能“空传报捷书”(报捷信),不由得悲从中来。

“壮心徒感激,老泪独欷歔。”两句紧承上句而来,抒写了诗人的情怀。诗人虽然已到了“老泪独欷歔”(独自抽泣)的年岁,但他仍然怀着“壮心”,即雄心壮志,但壮志未能实现,只能“徒感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悲愤和无可奈何之情。

“坐对垂杨晚,行人江上疏。”最后两句是写景抒情。“垂杨晚”点出了时间,是暮春时节;“行人江上疏”则表明这是在渡口送别友人。诗人坐在渡口,面对着垂杨,眺望着远去的行人,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惆怅之情。

这首诗以叙事起笔,先叙自己“归山”的原因——东吴丧乱后,接着直陈自己的心情——“消息竟何如”;然后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懑——“壮心徒感激”;最后以景结情——诗人望着江上飘过的行舟,心中不禁涌起了一股惆怅之情。全诗结构严谨,脉络分明,语言简洁明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