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青山马上看,东风拂面尚微寒。
偶随芳草来僧寺,却笑飞花点客鞍。
东野先生方载酒,西都博士亦弹冠。
莫怜白发江湖远,且为诸公一尽欢。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游玄沙马上偶成”是全诗的关键句,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最后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题干中给出关键词:“游玄沙”“十里青山”“东风拂面尚微寒”“东野先生”“西都博士”“白发江湖远”。
译文:在玄沙寺游览,看到十里青山,春风微寒,吹拂着我的脸。我随芳草来到寺庙,却笑着看着飞花点缀我的马鞍。东野先生正载着美酒,西都博士也戴着帽子弹琴。不要怜惜白发已经离乡背井,要为诸公一醉方休。
赏析:
“游玄沙”,点明出游的目的——游览玄沙。
“十里青山”,写游程所见。“十里”,夸张的手法,突出游人对这青山美景的喜爱。“青山”,即山。“游”字写出了诗人的愉悦心情,同时也表明这是一次轻松愉快的旅行。
“东风拂面尚微寒”,写游程所感。“东风”,指春风。“拂面”,指风轻轻掠过面庞,使人感到微微的凉意。“微寒”,既写出了春日的气候特点,又表现出诗人此时的心情。
“偶随芳草来僧寺,却笑飞花点客鞍”,描绘了与僧人相遇的情景。“偶随”,偶然跟随。“芳草”,泛指青草,此处指小路旁长满青草的小径。“来”,到。“笑”,动词,这里指微笑着。“飞花”,飘落的花瓣。“点”,点缀。“客”,客人,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鞍”,马具,这里指马。
“东野先生方载酒,西都博士亦弹冠”,写两位高士正在饮酒谈心。“先生”,是对读书人的通称。“东野”,唐代诗人元稹号。他常与白居易等文人饮酒作乐,故称其为“东野先生”。“西都”,“唐京都长安”的简称。“博士”,古代学官名,此处指进士。“弹冠”典出《晋书·王夷甫传》:“桓温尝平吴,见王右军(凝),曰:‘安石亡时与我周旋,遂能办贼。’王曰:‘渊源与人意同。’后温还至吴,与众宾宴集,问主簿张敦宗曰:‘吴中有伧父(粗俗之人)不?’敦宗对曰:‘未有所闻。’温遣收之,得一人姓范,名希文,问曰:‘吴中有何辈?’云:‘未审此是何人?’温使举其所知。云:‘未暇勋绩,乞且提供。’温欲杀之,王抚掌大笑曰:‘我故以为重物。”
“莫怜白发江湖远,且为诸公一尽欢。”写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的情景。“莫怜”,不要可怜。“怜”,怜悯。“白发”,指年老的头发。“江湖”,指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人。“诸公”,这里指在座的各位朋友。“尽欢”,尽情地欢乐。
这首诗写诗人游览玄沙寺时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