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馆吹灯夜未央,薄寒偏透越罗裳。
出门不记人行路,马首惟占北斗光。
注释:野馆的灯火还在闪烁,夜晚还未结束,寒冷偏透薄罗裳。出门时忘了人行的道路,只看到马头占北斗的光。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辽阳即事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助。首句写夜深仍亮灯,暗示诗人的孤独;次句写出了寒冷的气氛,渲染了诗人的心情;三句则写出了诗人的迷茫,不知道自己在何处。整首诗语言简练,却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野馆吹灯夜未央,薄寒偏透越罗裳。
出门不记人行路,马首惟占北斗光。
注释:野馆的灯火还在闪烁,夜晚还未结束,寒冷偏透薄罗裳。出门时忘了人行的道路,只看到马头占北斗的光。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辽阳即事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助。首句写夜深仍亮灯,暗示诗人的孤独;次句写出了寒冷的气氛,渲染了诗人的心情;三句则写出了诗人的迷茫,不知道自己在何处。整首诗语言简练,却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兰亭 阴雨翳岩谷,野水漫池塘。 倏然变新霁,百物生辉光。 散策柳风媚,浣衣兰渚芗。 佳会侈华簪,列坐催流觞。 鸣禽亦有意,睍睆如笙簧。 悠悠千载间,孰继谢与王。 光阴亦何速,聚散安可常。 及时不欢乐,白发徒慨慷。 【注释】 1. 阴雨:指雨天。翳:遮蔽。岩谷:山崖和山谷。野水:野外的水。漫:泛滥。池塘:水池。 2. 倏然:突然。新霁:新的晴天。百物:所有的物品。生辉光:光彩四射。 3. 散策
诗解: 第一句:“红莲日涌神仙幕,翠柏霜飞御史台。” - 注释:这句描述的是在红莲盛开和翠柏凋零的景象下,描绘出一幅神仙般宁静而又庄严的画面。 - 译文:在红莲盛开的日子里,仿佛神仙的幕帐正在涌动;在翠柏被霜打后飘落的景象中,御史台显得更加肃穆。 第二句:“千金海上求骐骥,五色云间下凤凰。” - 注释:这里的“千金”指的是珍贵的财富或物品,而“骐骥”与“凤凰”分别代表了两种珍稀的动物。
【注释】 空山自寥阒:空山,指僻静的山野;寥阒,空旷寂静。 况此连日雨:何况这连日下着雨呢? 清晨起开门:清晨,早晨起床。 随意立东庑:随意,无拘无束。东庑,古代建筑中位于东面的房间。 青子落当户:青子,橄榄树的果实。当户,正对着门。 湿薪就斋厨:湿薪,潮湿的柴火。斋厨,供祭祀用的厨房。 早饭已及午:早饭,早上吃的饭。至,到。午,中午。 饥来美齑盘:饥,饥饿。齑盘,用切碎的蔬菜
诗句解析: 1. “□天迷蒙日脚消,雪花散乱风飘萧。” - 注释:“□”可能表示某种不清晰的天气或景象。“迷蒙”和“散乱”描述了天空的模糊感和雪花在空中飞舞的样子。“日脚消”可能是指太阳光线减弱或者消失。 - 赏析:开篇描绘了一个朦胧而寒冷的景象,为下文的送别营造了氛围。 2. “重裘著体如压铁,呼酒不来寒正骄。” - 注释:穿着厚重的衣物感觉像被铁块压住,说明天气之冷
诗句释义 1 角声吹起满城雪:角声,古代战争中用以发出集结或冲锋的信号,此处指号角。满城雪,形容雪花覆盖了整个城市。 2. 北风萧萧嘶小驖:萧萧,形容风声。驖,一种北方动物,这里可能是指小马或是类似的动物。 3. 银瓶细溜蒲萄热:银瓶,透明的瓶子,用来装酒。蒲萄,即葡萄,这里可能是指葡萄酒。 4. 三叠歌残人欲别:三叠歌,可能是某种歌曲的名称。残,结束的意思,这里指歌声即将结束。 5.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学圃时的经历,他学习种菜的过程。 江边乞地学种蔬:这个人在江边请求一块土地,准备开始学习种植蔬菜。 周遭步量弓百馀:他在周围测量,计算需要种多少蔬菜。 十日去耕十日锄,耕锄未毕仆已痡:他在十天的时间里耕种、锄草,但还没完成,他就因为劳累过度而生病了。 东家倩人不受呼,西家倩人纳官租:他不得不向邻居求助,因为他无法支付官府的租金。 菜苗虫食且半枯,昨朝许有今朝无
【注释】: 天星二十八宿,下作汉廷将。 “天星二十八”是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星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座,这里指二十八星宿。 “下作汉廷将”指二十八星宿中属于汉朝的星宿,即斗柄所指的方位。这里用“将”来指代星宿,与《史记·天官书》中的“天之常星”相对应。 功成归帝傍,精彩射石上。 “功成归帝傍”指二十八星宿中的斗、牛、女、危、室五宿(即斗宿、牛宿、女宿、危宿、室宿)在斗柄旁,象征着帝王将相的地位。
铁喙騧,连钱骢。 铁喙:马的嘴巴像铁一样坚硬; 连钱骢:马的尾巴像铜钱一样弯曲。 何年坠影江水中? 问:什么时候在江水中坠落呢? 蒲梢西来八尺龙。 蒲梢:指蒲草,这里用来形容水边景色; 西来:从西边来的; 八尺龙:指龙王。 天闲十二为尔空,五花云锦吹东风。 天上的闲适十二个时辰,都为你们腾出空间。 五花云锦:指五彩缤纷的云朵; 吹东风:指风向,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对马的喜爱和期待
【注释】 龙虎山:在江西省上饶市,因山上有“龙虎”二神而得名。 龙井:山中之水,又名龙湫,深不可测。 宝剑:喻指宝剑潭。潭水清澈,深不可测。 光怪:光彩奇异。 鳞甲:指鱼的鳞片和甲壳。 飞上天:形容风大浪高。 白昼风雨快:白日里也像风雨交加一样猛烈。 【赏析】: 此诗写龙虎山的景色。首句用“宝剑落深潭”比喻剑潭水清如镜,深不见底。次句说宝剑落入潭底,时时发出奇异的光芒。三、四两句写剑潭水深
诗句解释 1 鲤鱼风起波纹绿,枯葭折花啼寒玉:描述一种清新而略带冷冽的自然景象,鲤鱼在微风中激起的涟漪与枯黄芦苇间绽放的花朵相互映衬,如同冬日中的一抹翠绿色彩。 2. 榜声催晓渡江心,蓦听吴娃旧时曲:随着号角声催促着黎明时分的船只启航,不经意间听到了吴地的古曲,让人回忆起往昔岁月。 3. 杨郎年少轻别离,三尺光芒练带垂:描述杨郎(指诗人)年轻时因离别而感到轻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易逝。
荞麦花深野韭菜肥,乌桓城下客行稀。 健儿掘地得黄鼠,日暮骑羊齐唱归。 注释:荞麦花盛开时,野地里的韭菜也显得格外肥嫩;在乌桓城下,客人们行走得非常稀少。健壮的士兵挖地得到了很多黄鼠,天色已晚,他们骑马一起唱着歌回家。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乌桓城下的生活景象,展现了他与士兵们一同劳作、共同生活的画面。首句“荞麦花深野韭菜肥”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荞麦花盛开时,周围的环境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
注释: 野阔天垂风露多,白翎飞处草如波。 髯奴醉起倾浑脱,马湩香甜奈乐何。 野阔天高风露多,天空广阔,风吹草动,露水增多。 白鹭飞翔,水面如同波浪般起伏。 胡须男子醉酒后,倾倒酒壶,酒香四溢,让人陶醉其中。 马匹的鬃毛被酒液浸染,散发出迷人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和宁静的生活画面。首联写野阔天高,风露多,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辽阔。颔联以白鹭为象
紫驼峰挂葡萄酒,白马鬉悬芍药花。 绣帽宫人传旨出,黄门伴送内臣家。 注释:在紫驼峰上挂着红色的葡萄酒,白马鬉(pán)上悬挂着芍药花。身穿绣有凤凰图案的帽子的宫人在皇帝面前传达圣旨,然后由黄门随从护送内臣前往。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宫廷生活和皇家园林景色的诗。首联描绘了葡萄美酒和牡丹芍药的美丽景象,以及皇宫中的豪华氛围。颔联则展现了宫廷中的礼仪制度和权力结构
【注释】滦阳:地名。纳钵:即僧钵,和尚的法器;也比喻佛门。 【赏析】 此诗为五首组诗之二。第一、二两首写诗人与胡士恭游于滦阳,同宿寺中,夜半醒来,见红烛已灭,月明霜冷,不觉惆怅而作此诗。第三、四、五首写诗人在寺中闲居,每日清晨,看红日初升,照遍山川,然后到山前小溪去洗脚,再回到寺中,读经打坐。 这组诗表现诗人对人生、世事的超脱和淡泊情怀。诗中虽未直接写出“世事如烟”或“人生如梦”等警句警语
【解析】 此诗首句“发通州”为起韵,与后文的“及归”“及行”相照应。第二句中的“期”字,第三句中的“时”,第四句中的“吴歌”等词是关键词。全诗写自己因思念家乡而急于返乡,但归期无望,反觉归程漫漫,不如不归。 译文: 我每天都想着回到故乡,但是没有具体的归期,等到要回家的时候,才发觉已经晚了好长时间。我坐船启程了,听到船上有人唱起了吴地方歌,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当年送别好友的阊门一样。 赏析:
【注释】 至正十一年秋七月巡按松州虎贲分司时山谷寒甚公事绝少明日即还为赋此:至正十一年(1351)秋,诗人在松州任职。 秋风摵摵衣绵薄:秋风飒爽,衣裳单薄。摵摵,形容风声。 夜雨萧萧烛焰低:夜晚的雨声淅沥,烛火闪烁不定。 万里江南才梦觉:身在江南,一觉醒来已是千里之外。万里,极言距离之远。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泛指中原。才梦觉,刚刚醒来。 此身元自客辽西;我本来就客居在辽东一带。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