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骑牛,儿骑牛。两牛渡水当中流,一牛带犊临沙洲。
沙洲泥深没牛足,中流浪高拍牛腹。长绳坠手衣裹身,前者起顾后俯伏。
牛背攲倾不自由,谁云稳比万斛舟。待儿出险走平地,画图忽落东海头。
东海头,饭牛之子曾封侯。
”`
题牧牛渡水图
儿骑牛,儿骑牛。两牛渡水当中流,一牛带犊临沙洲。
沙洲泥深没牛足,中流浪高拍牛腹。长绳坠手衣裹身,前者起顾后俯伏。
牛背攲倾不自由,谁云稳比万斛舟。待儿出险走平地,画图忽落东海头。
东海头,饭牛之子曾封侯。
注释
- “题牧牛渡水图”: 这首诗的标题。
- “儿骑牛”和“儿骑牛”: 描述了两个小孩在河边骑马的情景。
- “两牛渡水当中流”: 描述两匹马正在河流中间渡河。
- “一牛带犊临沙洲”: 描述其中一只公牛带着小公牛来到沙滩上。
- “沙洲泥深没牛足”: 描述沙洲上的泥土深度足以让牛的蹄子陷入。
- “中流浪高拍牛腹”: 描述小公牛因为害怕而试图通过拍打母牛的肚子来引起注意。
- “长绳坠手衣裹身”: 描述一个孩子用绳子绑住自己,以防被河水冲走。
- “前者起顾后俯伏”: 描述那个孩子在看到危险时的反应。
- “牛背攲倾不自由”: 描述这只公牛因为背上的孩子的重量而感到不自由。
- “谁云稳比万斛舟”: 表达对公牛稳定度的质疑或赞美。
- “待儿出险走平地”: 描述当孩子安全渡过河之后的情况。
- “画图忽落东海头”: 描述一幅图画突然从高处落下到大海中的场景。
- “东海头,饭牛之子曾封侯”: 结尾提到了曾经有一个人因为养牛而被封侯的故事。
赏析
《题牧牛渡水图》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元代诗歌,通过描绘孩子们骑马过河和一头老牛带小牛过河的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孩子们对自然的好奇和冒险精神。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通过对牛的细腻描写和孩子们的情感反应,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和儿童世界的纯真与乐趣。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却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寓意,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