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聊自适,远色望中明。
载诵悲秋句,难忘忧国情。
溪风荐微冷,山月吐寒更。
兀坐浑无寐,愁闻警柝鸣。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解答时注意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理解诗意,然后进行赏析。“端居聊自适”是说诗人独处闲适,“远色望中明”是说远处的景色在秋日里格外明亮。“载诵悲秋句”是说诗人常常诵读悲凉的秋日诗句。“溪风荐微冷”是说山间溪风吹来略带寒意。“山月吐寒更”是说山间的月光也透出寒冷的气息。“兀坐浑无寐”是说诗人独自坐着无法入睡。“愁闻警柝鸣”是说听到更声而感到忧愁。
【答案】
译文:我独自闲居于书斋之中,悠然自得。望着远方的景致在秋日显得分外明朗。我常吟诵那些悲凉的秋日诗句,难以忘怀那忧国伤时的情怀。山间溪风带来阵阵凉意,山里的月亮也在散发着清寒的气息。我孤独地坐卧着却无法成眠,忧愁的是听到更鼓之声而感到悲伤。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作,抒发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个人身世之感慨。首联“端居聊自适”,写出了诗人独处闲适的生活状态;“远色望中明”写出了诗人在秋天的傍晚,遥望远方景色的心境。颔联“载诵悲秋句”,表明了诗人常常诵读悲凉的秋日诗句,表现出诗人对国事的担忧。颈联“溪风荐微冷,山月吐寒更”,写出了诗人在秋天傍晚看到溪风和山月的景象,感受到秋夜的寒冷,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之情。尾联“兀坐浑无寐,愁闻警柝鸣”,表明了诗人因思虑国家大事而无法入眠,只能听到更声而感到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