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鞋藜杖踏山云,客里寻梅讵厌频。
行到溪南才见树,看来枝北未多春。
水清沙白香微动,雪虐霜欺色愈真。
喜得阳和消息早,好分生意与诗人。

【诗句解读】

芒鞋藜杖踏山云 —— 形容诗人行走在群山之中,穿着草鞋,手执藜杖。

客里寻梅讵厌频 —— 在异乡做客中寻找梅花,怎么能厌倦呢?

行到溪南才见树 —— 走到溪南才看到树木,说明诗人已经走了很远的山路。

看来枝北未多春 —— 看起来枝条的北面还没有很多的春天(意味着冬天还没过去)。

水清沙白香微动 —— 清澈的水面上,白色的沙滩上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雪虐霜欺色愈真 —— 雪和霜对它们的颜色进行考验,使它们的颜色更加真实。

喜得阳和消息早 —— 高兴地发现春天来得早。

好分生意与诗人 —— 好的景色可以让人的心情愉悦,愿意把这种美好的心情分享给诗人。

【译文】

穿草鞋拄藜杖踏着山间白云,在异地做客中追寻梅花却并不觉得厌烦。

走到溪南才发现有树木,看来枝条的北面还很多是冬天的景象。

清澈的水面上洁白的沙滩上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雪和霜对它们的颜色进行考验,使它们的颜色更加真实。

高兴地发现春天来得早,可以和诗人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作品。林逋,字君复,后人尊称为和靖先生。他是一位著名的隐士诗人,以诗画闻名于世。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首句“芒鞋藜杖踏山云”,描绘出了一种闲适、自在的旅行场景。芒鞋藜杖,简朴的行装,象征着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踏着山间的云雾,仿佛走在云端之上,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次句“客里寻梅讵厌频”,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之情。即使在异乡漂泊,也难以抑制对梅花的向往。这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在异乡的孤独和寂寞。

接下来的“行到溪南才见树”一句,写出了诗人行走在溪南的情景。这里的“溪南”指的是诗人走过的地方,而“树”则代表的是梅花。诗人在路上走了很远的路,才看到了那些美丽的梅花树。这句诗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珍惜。

“看来枝北未多春”一句,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傲骨。梅花生长在寒冷的北方,虽然尚未度过寒冬,但它已经在枝头绽放,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这句诗既赞美了梅花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不屈不挠的精神的敬佩。

最后两句“水清沙白香微动,雪虐霜欺色愈真”,是对前文景色的进一步描绘。水清沙白,花香四溢,这些美景让诗人感到心旷神怡。而雪虐霜欺,却让梅花的颜色更加真实。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梅花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理解。

尾联“喜得阳和消息早,好分生意与诗人”,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阳和,是指温暖的阳光和春风。这里指春天的消息提前到来,为大地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诗人欣喜地将这份美好的消息分享给了诗人自己。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喜悦,也展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