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荒凉秋气肃,刚风未扫绿林烟。
人间烽火时时起,天外妖星夜夜悬。
万事多端何日静,一官独冷有谁怜。
故山风月应无恙,归到溪轩且晏眠。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宇宙荒凉秋气肃,刚风未扫绿林烟。
注释:宇宙荒芜,秋天的气息肃杀;刚风吹过,但未能吹散绿林中的烟雾。
赏析:首句以“宇宙荒凉”开篇,点明了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季节特点。接着,“刚风未扫”暗示了秋风的猛烈与力量,而“绿林烟”则是秋天特有的景象,既表现了自然的清新、宁静,又透露出一丝凄凉和寂寞。
人间烽火时时起,天外妖星夜夜悬。
注释:人间战争频繁,烽火连天;天上的彗星不断出现,如同妖星般闪烁。
赏析:第二句进一步扩展了首句中提及的荒凉景象。在这里,诗人通过“烽火”和“妖星”两个意象,将人间的战争与天上的天文现象联系起来,表达了一种对时局动荡不安的忧虑和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观察力。同时,这种描绘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状况的关切。
万事多端何日静?一官独冷有谁怜?
注释:世间事复杂多变,何时才能平静?身为一官员,我却孤独冷落,无人同情。
赏析:第三句和第四句则转向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万事多端”表达了对世事纷扰、变化无常的感慨。而“一官独冷”则反映了诗人在仕途上的孤独与无奈。最后,“有谁怜”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失望。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故山风月应无恙,归到溪轩且晏眠。
注释:故乡的山川风月应该依旧美好,回到溪边的轩亭可以好好休息。
赏析:结尾两句是全诗的情感归宿。诗人通过对故乡风月的美好回忆,表达了对自己过去生活的一种怀念和向往。而“归到溪轩且晏眠”则展现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官场疲惫生活的解脱。这种情感表达既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责任感。它既有对国家和时代的忧虑,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官场生活的讽刺。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该诗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