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落叶委空山,幽磴添苔护石阑。
一自三平骑虎去,至今龛洞白云寒。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注释,赏析”,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注释,赏析”,要求考生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释,并写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第一句:萧萧落叶委空山,幽磴添苔护石阑。

“萧萧”:指风吹树叶的声音,这里形容落叶纷纷落下的样子;“空山”:指寂静的山间;“幽磴(dèn)”:指隐僻险峻的山石上盘旋曲折的山路,亦泛指山路;“苔”:一种生长在阴湿处的低矮草本植物,这里指苔藓;“护”:守护的意思;“石阑”:指岩石上雕刻的阑额、柱头等装饰物。

“一自三平骑虎去,至今龛(kān)洞白云寒。”

“三平”:《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从东山隐居后经常到会稽郡游山玩水。有一次,他骑马来到天台山,看见一位白衣老翁正在石桥上坐着打坐,就停下来观看。那老人看见谢安来了,就拄着拐杖慢慢站起来招呼谢安过去。两人谈得非常投机,不知不觉天色已晚。于是谢安就在天台山住了三天三夜,临行时,老人还送给了谢安一把白色的木梳子,谢安便把头发剃光了,从此过上了隐居生活,后来被朝廷重新征召为相。“三平”就是谢安。“龛”:佛教语,指佛像或佛塔。“白云寒”,指天台山的山峰高耸入云,山间的云雾常年笼罩山巅,所以给人一种冷的感觉。

【答案】

第一句:萧萧落叶委空山,幽磴添苔护石阑。

第二句:一自三平骑虎去,至今龛洞白云寒。

赏析:

首句写秋叶飘落,满地萧瑟,空山寂寥,而山中幽静之景又增添了苔痕斑斑的石栏,给人以幽美之感。次句写自从谢安骑虎而去之后,山上的石阶上长满了青苔,石栏也显得更加幽静了。这两句描写了南明山的自然景色之美和幽静之境。第三句写自从谢安离开以后,至今仍然没有见到谢安的身影,只有山上的石洞依旧,白皑皑的白云依然缭绕在洞口。此句以“至今”二字为线索,表达了自己对谢安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山中美景的赞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