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艰难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
一春胜事成虚掷,空忆兰亭王右军。

乱世艰难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

这首诗是陈镒对春天山中生活的一种感慨和描述。诗人在乱世中艰难度日,但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在晚年的时候,他依然能够品尝到蓼的美味,这让他倍感欣慰。一春胜事成虚掷,空忆兰亭王右军。

诗人在春天的山中度过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生活。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诗人只能将这一切回忆起来,感叹时光的无情。他特别怀念王羲之,这位书法大家曾经在兰亭集会上留下千古佳话,而如今只能在记忆中追寻。

诗的开头两句“乱世艰难寄此身,暮年食蓼有馀辛。”描绘了诗人在动荡的世道中艰难求生的情景和晚年依然能够品尝到蓼的美味的欣慰。这里的“乱世”暗示了社会的不稳定和个人命运的波折。诗人通过“寄此身”表达了自己对于现状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命的执着和对美食的珍视。

第三句“一春胜事成虚掷,空忆兰亭王右军。”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失望。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诗人却觉得自己的许多美好愿望和成就都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短暂而脆弱。王右军即王羲之,他曾在兰亭聚会上写下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而如今只能通过回忆来感受那段美好时光的韵味。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力感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最后两句“碧山深处息兵戈,石窦甘泉冷齿牙。”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喜爱。在山中深处远离战乱,可以享受宁静的自然美景,泉水潺潺流淌,清凉宜人,让人感到身心舒畅。这种生活场景与战争时期的紧张氛围形成鲜明对比,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次韵吴学录春日山中杂兴七首 其一》不仅是对春天景色的描写,更是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表达。诗人在乱世中坚守信念,晚年依然能够享受到生活的甜蜜,即使在失去许多美好事物后,也能够回忆起过去的幸福时光。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