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溪古寺夕阳时,风送钟声落翠微。
想见老僧归院晚,山童未掩白云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山居秋瞑》。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及注释:

  1. 题湖山十景翠屏晚对:这是第一句,描述的是观赏湖山十景的情景,尤其是傍晚时分对着翠绿的屏风。这里的“题”是指欣赏或者评价的意思,而“湖山十景”指的是诗人所在的地区(如浙江杭州)有名的山水风景。

  2. 隔溪古寺夕阳时:第二句,描述的是在远处看到一座古老的寺庙在夕阳下的景象。”隔溪”指的是从湖山十景的视角看过去,那座古寺距离溪流较远。”夕阳”则指傍晚时分的太阳,通常与宁静、美丽等感觉联系在一起。

  3. 风送钟声落翠微:第三句,描写的是风吹过山谷的声音中传来钟声,这声音伴随着落日的余晖和绿色的山峰,给人以宁静之感。”翠微”指的是青山翠色,这里用来形容山峰的颜色,也形容景色优美。

  4. 想见老僧归院晚:第四句,想象着一位老僧人在傍晚时分回到他的寺院,这个动作可能预示着一天的结束。”老僧”指的是年迈的僧人,”归院”则表示回到了他的寺院。

  5. 山童未掩白云扉:最后一句,描述了山中的小童子没有关上门,因为云朵遮住了门口的阳光,使得门显得更加幽静神秘。“山童”指的是山里的孩子或童子,“白云扉”指的是被云雾笼罩的门扉,增添了一种朦胧和神秘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自然画面,通过观察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敬畏之情。首句“题湖山十景翠屏晚对”设定了全诗的背景,即诗人站在湖边欣赏周围的风景。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绘寺庙、山童和白云,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最后一句“想见老僧归院晚”和“山童未掩白云扉”则带出了人物的情感状态,为整首诗增添了情感色彩和生活气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