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舄从容自九重,相王忠孝更谁同?
千年带砺犹初誓,万国臣邻尽下风。
星贯紫垣朝佩剑,月临黄道夜传弓。
汉家若论安刘策,四皓难书第一功。

诗句解读

探索诗歌深层含义与情感表达

  1. 诗句原文
    投上中书右丞相脱脱,履舄从容自九重,相王忠孝更谁同?千年带砺犹初誓,万国臣邻尽下风。星贯紫垣朝佩剑,月临黄道夜传弓。汉家若论安刘策,四皓难书第一功。

  2. 词语释义

  • 履舄:古代官员的鞋子,这里指代官员的身份。
  • 相王忠孝:形容官员忠于国家,孝顺父母。
  • 带砺:磨刀石,比喻历经磨难。
  • 星贯紫垣:星辰照耀紫禁城,象征朝廷的权威。
  • 黄道:古人认为日月运行的道路是黄色,这里指代皇帝的道路。
  • 汉家:汉朝,这里指代国家。
  1. 译文解析
    脱脱作为元朝的中书右丞相,他的行为举止显得从容不迫。在忠孝问题上,没有人能够超过他。他的忠诚和孝顺如同千年的磨砺一样坚定,他的名声远播万国,所有人都对他敬畏三分。夜晚,他手持宝剑,象征着他对权力的追求;白天,他传递弓箭,象征着他对国家的忠诚。如果他能像汉初四位贤臣那样帮助国家安定天下,他的贡献将难以用言语来衡量。

  2.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脱脱的描述,展示了其忠诚、清廉的品质和卓越的才能。诗中的“相王忠孝”表达了对脱脱的高度赞扬,而“万国臣邻尽下风”则反映了脱脱的影响力和权威。整首诗充满了对脱脱的敬仰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忠诚和智慧的追求。

  3.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元末动乱时期,元朝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脱脱作为中书右丞相,肩负着维护国家稳定、恢复繁荣的责任。诗人通过赞美脱脱的品质和才华,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待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4. 作者介绍
    张昱(1289—1357),字孟明,号菊庄,松江华亭(今上海)人。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戏曲家。他的诗作风格豪放,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他的画作则以山水画为主,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