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贪真境好,每到即忘归。
叩齿漱明月,清光生羽衣。

【注释】

泉月轩:指在明月之下的泉水旁所建的轩廊。

为:给。

张道士:即开元宫张道元,唐代著名的道士。

【赏析】

这是一首题赠诗。诗人在泉下月前,对张道士说:“我贪恋这清幽的仙境,每次来到这里就忘了回去,常常叩齿漱口,漱着那皎洁的明月,明月的光华便飞入我的羽衣,使我心身飘飘欲仙。”

此诗表达了诗人向往仙境、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感情。“为贪真境好,每到即忘归”二句,表明了作者的这一思想。他之所以到泉下月前,是因为这里“真境好”。而“真境”又与道教有关,所以诗人说:“为贪真境好”。这种“真境”又是什么呢?诗人并未作答,但紧接着又说道:“一到即忘归。”这两句诗表明,这里的“真境”是令人陶醉的,使人留连忘返的仙境,因此诗人才“每到即忘归”。

“叩齿漱明月,清光生羽衣”二句,描写诗人在泉下月前的具体活动。“叩齿”,是古代的一种养生术;“漱”,即漱口。明月如水,澄澈透明,晶莹照人。它不仅照亮了泉边,也照亮了诗人的心田。诗人一边“叩齿漱明月”,一边又觉得月光射入了自己的羽衣,羽衣变得洁白光亮。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泉月轩中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他对仙境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