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长春酒醒,敧枕何曾睡?
时见烛花中,馀光吐金穗。
注释:
夜静的时候,我喝了点春酒,醒来了,但身子还是斜靠在枕头上,一动不动。
时不时可以看到烛光在跳动中闪烁出金黄色的光芒,就像金穗在摇曳。
赏析:
《夜坐》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深人静时的孤独和寂寞。
首句“夜长春酒醒”,写出了诗人在深夜里喝着春酒,直到酒力完全消退,才感到有些困倦。这里的“春酒”指的是春天的美酒,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次句“敧枕何曾睡?”则写出了诗人虽然已经酒醒,但却因为思念亲人而睡不着觉。这里的“敧枕”指的是斜倚着枕头,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最后一句“时见烛花中,馀光吐金穗”,则是诗人通过观察烛光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的“烛花”指的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光晕,而“馀光吐金穗”则将这一景象比喻为金穗在摇曳,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激动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夜晚饮酒、失眠、观察烛光变化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孤独、寂寞而又充满期待的情感。同时,诗人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