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房曾见写骐驎,人已云亡纸墨新。
寂漠九原无吊处,至今犹羡执鞭人。
【注释】
雪庭禅师:禅宗高僧,号雪庭。赵氏三马:《世说新语》记载,晋代王恺的骏马名“追”、“望”和”飞黄”,王武子看上了,就派人去问雪室(雪庭禅师)借来看。赵壹《刺世疾邪赋》:“赵家之宝,玛瑙虎魄。”此处指赵氏三马卷。写:画。骐驎:麒麟。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祥瑞动物,龙身而五常,牛尾而一角,龟身而四足,其状如虎,有五彩毛,音中听。这里以麒麟自喻。寂漠:寂静荒凉之意。
【赏析】
这首题诗是诗人为雪庭禅师所写的。雪庭禅师是一位禅学大师,他的学问和为人都让人十分佩服。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雪庭禅师深深的敬仰之情。
首句“僧房曾见写骐驎”,意思是在僧人的书房曾经见到过描绘麒麟的画作。这句诗通过描绘一幅画来引出下文,为后文的赞美做了铺垫。
次句“人已云亡纸墨新”,意思是这位画家已经去世了,但是他的画作仍然栩栩如生。这里的“人”指的是那位画家,他的作品因为技艺高超而被人们传颂;而“云亡纸墨新”则表示这位画家虽然已经不在人世,但他的作品却依然存在,并且焕发出新的生机。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画家的怀念之情,又表达了他对画家作品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寂漠九原无吊处”,意思是寂静荒凉的九泉之下没有吊唁之地。这句诗通过比喻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这里的“寂漠”指的是墓地,而“九原”则是指地下的世界。诗人用这个词语来形容墓地的荒凉冷清,以此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同时,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死亡的深刻理解,他认为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死亡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末句“至今犹羡执鞭人”,意思是直到现在我还羡慕那些骑马的人。这里的“执鞭人”指的是那些骑马的人,他们在战场上驰骋疆场,英勇无畏。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英勇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愿望,他希望能够像那些骑马的人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这首诗通过对雪庭禅师及其作品的描述,传达了作者对于艺术、生命与死亡的理解与感悟。